绵延西神峰,九支势相属。
竹树映便娟,半空皱众绿。
尤宜雨后看,青螺髻新沐。
中有第二泉,涓涓喷珠玉。
一勺清而廿,未许中泠独。
竹垆试头纲,活水候初熟。
两腋清风生,可浣尘万斛。
何用远求仙,武夷访九曲。

【题解】

这是一首咏赞惠山九陇的诗。

【注释】

(1)绵延西神峰:绵延,延伸;西神峰,即惠山之巅,名灵惠塔。

(2)九支势相属:九陇,指惠山九峰中的九陇、五峰等处。

(3)竹树映便娟:便娟,明媚的样子。

(4)半空皱众绿:皱,指波纹;众绿,指群峦。

(5)尤宜雨后看:尤,很;宜,合适;看,观赏。

(6)青螺髻新沐:青螺髻,形容山峰如美人头上戴的青色发髻。

(7)中有第二泉:中,指惠山中。二泉,指惠山中第二泉。

(8)涓涓喷珠玉:涓涓,细小流声;喷,吐露;珠玉,美玉。

(9)一勺清而廿:勺,量词;廿,二十,二十斗为一石,一石为一斗。

(10)未许中泠独:中泠,即中泠泉,在今南京玄武湖内,相传是晋代王羲之练字的地方。

(11)竹垆:竹林中搭成的矮床。

(12)活水:泉水。

(13)两腋清风生:腋下生出阵阵清风。

(14)何用远求仙:何用,哪里;求仙,寻找神仙。

(15)武夷访九曲:武夷,地名。

【赏析】

此首写惠山九陇。全诗从九陇的自然景致写到其人文景观,最后以议论收结,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首联先从地理方位上写九陇与西神峰的关系。九陇地势高耸险峻,它与西神峰相连接,形成一幅天然的图卷。“绵延”二字点明九陇之长,又以“势”作动词,突出其高大挺秀的特点。“九支”二字既写出了九垄的连绵不断,又暗示出其结构复杂、层次分明。“竹树”句是写九陇四周的景物,以“映便娟”来形容竹树之美,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相互掩映、生机盎然的景象。

颔联转而写九陇的山水。“半空”句是说群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皱”是动词,描绘出山色变化多端。“众绿”句则是写山色之美,它使人想起那绿色的海洋。“尤宜”二字说明雨后的山水更显得秀丽迷人。“青螺髻”四字将山比作美女的梳妆打扮,生动传神,极富想象力,使读者能够想象到那美丽的景色。

颈联进一步描绘九陇雨后的美丽景象。“中”字既指九陇,又指第二泉。第二泉位于九陇之中,因此诗人称它为“中”。“涓涓”四字描写出泉水细碎悠长的流淌声,让人联想到泉水如丝般柔滑、细腻的感受。“喷珠玉”三字则形容泉水晶莹剔透如同美玉一般。“未许”一句是说这里没有像中泠泉那样清澈见底的泉水。这既是对中泠泉的高度赞扬,又是对自己所赞美的九陇泉的自信和自豪,体现了一种豪迈、豁达的胸襟。

尾联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何用”二字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寻找仙境是徒劳无益的事情。诗人认为九陇才是他所向往的人间仙境,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环境,不要过于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武夷”两句则是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盲目追求名利的讽刺。他希望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发展的统治者能够回归本真,不要为了追求虚荣而去追寻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对九陇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不要过于追求虚无缥缈的仙境。这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