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范文穆,结构依澄湖。
楼悬天镜榜,放眼收全吴。
分明大圆镜,簸弄牟尼珠。
清磬出上方,仿佛游仙都。
手编梅菊谱,述作聊自娱。
芗林与盘圃,未若此地殊。
政绩在廊庙,诗名播海隅。
荣世仍寿世,毋乃佺侨徒。

【诗句解释】

石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天镜:指西湖的美景。牟尼珠:佛教中的七宝之一。清磬出上方:指僧人敲击法器的声音。芗林与盘圃:两种园林。

【译文】

昔日范文穆公依澄湖而建楼阁,登临高阁远望全吴之地。

西湖如同明亮的大圆镜,在湖上摇动着牟尼珠般的佛珠。

僧人敲击法器的声音仿佛从仙都传来,手编的梅花菊花谱子聊以自娱。

芗林和盘圃的景色不如此地秀美。

他的政绩在朝廷廊庙中流传,他的名字传遍四海。

他的名声能够流芳百世,不是像张翰那样只做官而不做事。

【赏析】

此诗题名《石湖天镜》,是熊谦山为江南某地绘制的一幅画卷所写的十二首诗,其五即第五首。作者通过描绘这幅画卷所展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对这位江南名胜地的赞美之情。

前两句描述了范仲淹当年依澄湖而建楼阁的情景,展现了当时建筑的宏伟与气势。接着三句则将视角转向了西湖本身。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天空和大地。湖面上,高楼巍峨矗立,仿佛是人间仙境。诗人用“分明大圆镜”来形容湖面之静谧,用“簸弄牟尼珠”来形容湖面的波光粼粼。这两句诗将西湖的宁静与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陶醉。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画中景物的具体描绘。诗人提到僧人敲击法器的声音仿佛从仙都传来,手编的梅花菊花谱子聊以自娱。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幅画卷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画中人物的评价。他认为那位官员的政绩在朝廷廊庙中流传,他的名字传遍四海。然而,诗人认为他的名声能够流芳百世,却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实事,而是因为他只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石湖天镜的描绘,赞美了江南名胜地的美丽景色和历史遗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浮华、追求虚名的批判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