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冠峰,卓尔耸万丈。
江流画槛前,人行飞鸟上。
十里苍松阴,手种何年昉。
得非贞白栽,曾否僧绍赏。
高楼敞三层,入夜波涛响。
不争桃李荣,自受烟云养。
岁寒心自坚,直干世共仰。
芘荫及万夫,甘棠庶可仿。

这首诗共十二首,是熊谦山的臬使所作。这是第二首,主题是赞美松树。

诗句释义:

  1. 玉冠万松 - 描述峰顶上如同玉冠般翠绿、挺拔的松树群。
  2. 亭亭玉冠峰 - “亭亭”形容高耸而优美的姿态,”玉冠峰”则暗指这些松树如玉一般清丽且高大。
  3. 卓尔耸万丈 - 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形象地描绘了松树的高峻。
  4. 江流画槛前 - 描述江水绕过松树,仿佛是一幅画框中的景象。
  5. 手种何年昉 - “昉”意为开始或发芽,暗示这些松树可能是某人亲手种植。
  6. 得非贞白栽 - 这里的”贞白”可能指的是松树坚韧不拔的特性,”栽”表示种植。
  7. 曾否僧绍赏 - 提及一个僧人,可能是赞赏松树的美丽或其精神象征。
  8. 高楼敞三层 - 描绘一座高楼,象征着宽广的视野和高度。
  9. 自受烟云养 - 表示松树在风雨中依然坚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10. 直干世共仰 - 表示世人都敬仰这直挺的树干。
  11. 芘荫及万夫 - “芘”是一种植物,用来遮阳或提供庇护的地方。这句话意味着松树林荫遮蔽了许多人。
  12. 甘棠庶可仿 - 这里以“甘棠”(即梧桐树)为榜样,意指松树的品德值得效仿。

译文(与注释对应):

亭亭玉冠峰上,矗立着万丈高的松树。江水绕过松树,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框。这松树或许有人亲手种植,是否曾有僧人为之赞叹?高楼之上,俯瞰三层空间,夜幕降临时,江涛声浪此起彼伏。松树不畏风霜雨雪,始终坚韧独立,成为世人共同敬仰的对象。它们提供的阴凉庇护众多百姓,其品德值得我们效仿。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名胜画卷中的松树进行细腻的描写,赞美了松树的坚韧品质和自然美。通过丰富的视觉意象,如玉冠峰、江流、高楼等,将松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巧妙地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松树的崇敬之情。同时,诗中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松树更深层的象征意义,展现了松树作为自然界中的强者和智者的形象。最后通过“甘棠庶可仿”一句,强调了松树品德的普遍性和值得效仿的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