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不读万卷书,躯干虽伟精神枯。
讵有伏猎杖杜辈,而能致治如唐虞。
中令论语才半部,惠施多方且五车。
酝酿搢绅功不浅,漱芳倾液乐有馀。
先生本是文章伯,东方文史三冬储。
柏台梧掖久扬历,帝命持节来海隅。
天台四明高万丈,前身仙佛无𢀩殊。
五花判牍公事了,心清已到太古初。
天然棐几滑可鉴,丙丁甲乙缃囊舒。
词章襞积犹小技,经济要使仁风敷。
伊余衰病文思涸,隐几自笑非故吾。
亟欲相从析疑义,源泉万斛相灌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题印松汀观察隐几观书图》。

首句“胸中不读万卷书,躯干虽伟精神枯”,描述了作者虽然拥有庞大的知识储备,但内心却空虚无物,精神贫瘠。这反映了作者对知识与修养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第二句“讵有伏猎杖杜辈,而能致治如唐虞”,表达了对于历史上那些虽地位卑微却能治理国家如同尧舜之世的人的赞美。这展示了古代贤人的政治智慧和才能,也表达了作者对治国之道的深刻理解。

第三句“中令论语才半部,惠施多方且五车”描绘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物形象,他虽然学问渊博,但并未因此而自满。这也反映了作者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及对学识的尊重。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描绘了作者对于学问的看法:“酝酿搢绅功不浅,漱芳倾液乐有馀。”这里的“酝酿搢绅”指的是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而“漱芳倾液”则象征着享受知识的愉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视,以及对于学习和工作的热爱。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作者自己的描述:“先生本是文章伯,东方文史三冬储。”这里的“先生”是指作者自己,表示他是文坛上的领袖人物。而“东方文史三冬储”则意味着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两句诗展现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自豪。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对政治生涯的展望:“柏台梧掖久扬历,帝命持节来海隅。”这里的“柏台”、“梧掖”都是指朝廷官职,而“持节”则意味着奉命出使。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天台四明高万丈,前身仙佛无𢀩殊”则描绘了作者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观念的阐述:“五花判牍公事了,心清已到太古初。”这里的“五花判牍”指的是处理政务的能力,而“太古初”则代表着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理想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学识、修养、仕途和道德观念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它既有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