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析作薪,尽日声所所。
可惜栋梁材,斧斤不赦汝。
炊薪利在燥,析薪利在湿。
薪湿火不然,薪燥刃难入。
析薪刃不伤,要在寻其理。
庖丁解牛方,闻之蒙庄子。
析薪日有程,多寡量汝力。
贪多力不任,欲速竟何得。
【注释】
析薪谣:即《伐木歌》。
析作薪:砍下的木材,用来烧火。
尽日声所所:整天发出声响。
可惜栋梁材:可惜你成为建筑的栋梁之材。
斧斤不赦汝:斧头砍你也不饶恕。
炊薪利在燥:做饭需要干柴。
析薪利在湿:劈柴需要湿润的木材。
薪湿火不然:潮湿的木材不能燃烧。
薪燥刃难入:干燥的木材不易劈开。
析薪刃不伤:劈柴刀不会伤害到木头。
要在寻其理:要找到其中的规律。
庖丁解牛方:庖丁解牛的故事。
闻之蒙庄子:听到《庄子》中有关庖丁解牛的寓言。
析薪日有程:劈柴要有限度,不要贪多。
贪多力不任:贪多会因为力量不够而失败。
欲速竟何得:贪图快反而得不到好结果。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劈柴人一天劈柴的过程,以及他的感受。
“砍下的木材,用来烧火,整天发出声响。” 劈柴人开始了他的工作,但他很快就感到了疲惫。
“可惜你成为建筑的栋梁之材,斧头砍你也不饶恕。” 劈柴人感叹自己的辛苦劳作,却只是被当作建筑材料。
“做饭需要干柴,劈柴需要湿润的木材。” 劈柴人开始明白,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
“劈柴刀不会伤害到木头,但要找到其中的规律。” 劈柴人开始学习寻找规律,这让他更加专注于工作。
“庖丁解牛方,闻之蒙庄子。” 劈柴人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决心改进自己的做法。
“析薪日有程,贪多力不任,欲速竟何得。” 劈柴人明白了工作的量度和效率的重要性,不要贪图快,而是要注重质量和效率。
这首诗通过劈柴人的一天,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方法和效率,不要贪图快,而是要注重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