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三十六,杳霭望难分。
初日天都上,峰峰皆白云。
赤松学道处,啸傲列仙群。
亦拟支筇去,钟声烟际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黄山三十六,杳霭望难分。”
释义:黄山有三十六座山峰,云雾缭绕中看不清楚,难以分辨。
译文:黄山上有三十六座山峰,在云雾缭绕中看不清楚,难以分辨。
关键词注释:
- “黄山”:指安徽省的黄山风景区。
- “三十六”:形容山峰之多。
- “杳霭”: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
- “望难分”:指在雾中看不清楚山峰的具体形态。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黄山云雾缭绕的壮丽景色,使人难以辨识山峰的具体轮廓,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诗意。
第二句:“初日天都上,峰峰皆白云。”
释义:太阳初升之时,阳光照耀着天都峰,山上的每座山峰都被洁白如棉的云朵覆盖。
译文:太阳初升的时候,光芒照射在天都峰上,山上的每一座山峰都覆盖着白云。
关键词注释:
- “初日”:指太阳初升的时刻。
- “天都”:黄山的一个著名山峰。
- “皆白云”:指山上的白云如同棉花一般。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黄山在日出时分的美景,太阳初升时的光芒与山顶的白云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赤松学道处,啸傲列仙群。”
释义:赤松子曾在此处学习道法,他在这里啸傲山林,成为众多仙人之一。
译文:赤松子曾在此学习道法,他在山林中啸傲自如,成为了众多仙人之中的一位。
关键词注释:
-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代赤松子或赤松之学道之地。
- “啸傲”:意指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样子。
- “列仙群”:指的是仙人众多的群体或行列。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赤松子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赤松子所居之地的向往。
第四句:“亦拟支筇去,钟声烟际闻。”
释义:我也打算拿起拐杖前去,在山间听到寺庙的钟声。
译文:我也打算拿起拐杖前去,在山间听到寺庙的钟声。
关键词注释:
- “支筇”:指拿着拐杖。
- “钟声”:指寺庙中的钟声。
- “烟际”:指山间的云雾之中。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登山游览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宁静、古朴的寺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