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山王气久销除,十笏犹传诞圣居。
枉费千夫凿岩脉,谁知此地有三馀。
”`
鸟山王气久销除,十笏犹传诞圣居。
枉费千夫凿岩脉,谁知此地有三馀。
诗句注释
- “鸟山王气久销除”:指陈武帝的出生地——鸟山,其王者之气已经消散,象征着陈霸先的传奇人生和历史的变迁。
- “十笏犹传诞圣居”:十笏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大约是五斗米,这里用来表示虽然时间久远,但陈武帝的出生之地依然被后人传颂。
- “枉费千夫凿岩脉”:尽管有很多人努力去挖掘、寻找,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陈武帝的故宅,这表达了人们对于历史真相的探寻与遗憾。
- “谁知此地有三馀”:这里的“三馀”可能是指某种超越常人的能力或特质,暗示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者启示。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下箬寺的描述,不仅展现了陈武帝故宅的历史价值,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的“枉费千夫凿岩脉”,反映了人们对于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而“谁知此地有三馀”,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其精神价值的肯定,认为这里是值得珍惜的地方。
译文
在鸟山的王气逐渐消散之后,十笏之地仍旧保存着陈武帝诞生的住所。
许多人费尽千辛万苦想要发现真相,却未曾知晓此地竟蕴藏了无尽的意义。
赏析
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感慨和敬意。首句“鸟山王气久销除”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陈武帝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仍留于此地。次句“十笏犹传诞圣居”则通过数字的使用突出了陈武帝故宅的独特之处,即便在时间的长河中,它的存在仍然清晰可见。第三句“枉费千夫凿岩脉”揭示了人们在追寻历史真相时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但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讽刺。最后一句“谁知此地有三馀”则是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真实写照,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整首诗简洁而有力,既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缅怀,又透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