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贤手泽擘窠书,过眼云烟百载馀。
偶借呼卢袁彦道,居然完璧蔺相如。
宝章想有六丁护,翠墨仍为什袭储。
更羡文孙守家法,笔踪仿佛拨镫初。
这首诗的原文为:
王拙庵太守大字千字文真迹其家人珍秘之后忽失去元孙柏厓县尉百方购得之属赋诗纪其事
前贤手泽擘窠书,过眼云烟百载馀。
偶借呼卢袁彦道,居然完璧蔺相如。
宝章想有六丁护,翠墨仍为什袭储。
更羡文孙守家法,笔踪仿佛拨镫初。
逐句翻译和注释如下:
王拙庵(王太守)太守的一幅大字千字文真迹(真迹指的是书法艺术中的原作或复制品),其家人珍重并秘密保存着。(珍秘:指非常珍惜,不轻易示人。)突然丢失了。元孙(王太守的儿子):指王太守的长子,后来成为县尉的王元孙。柏厓(Bai Yue):地名,这里指王元孙的籍贯。百方购得之:意思是王元孙费尽心思、四处奔走,终于购回了这副珍贵的书法作品。属(zhǔ):属于、是……的一部分。赋诗纪其事:即作诗来记录这一事件。
前贤手泽擘窠书(前人的书法作品):指的是那些由前代名臣所书写的珍贵文物。擘窠(bò kē):在石碑上凿刻文字,也泛指书法。过眼云烟百载馀:“过眼云烟”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此词意形容书法作品历经百年仍然栩栩如生。
偶借呼卢(偶尔借用)袁彦道(袁宏道,字彦道):袁宏道擅长书法,这里用来比喻王拙庵的书法如同他一样高超。完璧蔺相如(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以智勇双全闻名。这里的“完璧”比喻完整无缺。蔺相如曾得到和氏璧,后归赵,被尊称为“完璧归赵”。):这里是赞美王拙庵的书法技艺非常高超,好似得到了和氏璧这样的无价之宝。
宝章想有六丁(六丁,传说中的神力之士,常用来比喻有力的支持者。):宝章指王拙庵的书法作品,六丁护:形容有人暗中保护着这幅作品。翠墨仍为什袭储(翠墨,青黑色的颜料;什袭,本意是指把财物严密地包裹,这里比喻珍藏。):翠墨,青黑色的墨水。这里说,王拙庵的书法作品依然像以前那样被小心地收藏,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更羡文孙守家法(文孙:这里指的是王拙庵之子王元孙。守家法:保持家族的传统或家规。):更羡慕王元孙能够继承并遵守父亲王拙庵的家法、祖训,保持家族的传统和荣誉。笔踪仿佛拨镫初(笔踪:指书写时运笔的痕迹。拨镫初:比喻刚起步、刚刚开始。):形容王元孙学习书法的情景,就像刚开始使用脚踏车(镫)的时候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拙庵太守大字千字文真迹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及其背后的故事。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王拙庵书法的魅力和王元孙的执着追求。同时,诗中还蕴含了对家族传统、祖训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推崇。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又展示了对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艺术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