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徵车遇已迟,贤良异等圣君知。
王阳况已临方面,柳下宁宜老士师。
自古荐贤膺上赏,不知对簿有何辞。
怜才惟羡凌云客,狗监偏能识不羁。
【注释】
丙辰:宋神宗熙宁七年,即公元1074年。高西园:人名。凤翰:指王安国(王文公)。同被劾:与王安国同时遭弹劾。
徵车:征召使者的车子,这里指朝廷的使者。已迟:已晚。圣君知:圣明之君了解。
临方面:镇守一方。柳下:指柳公绰,曾任宰相,故称。宁宜:怎能适宜。老士师:指有才干的官员。
上赏:最高的赏赐。膺:接受。不遇:不被赏识。有何辞:有什么话可说。
怜才:爱惜人才。羡:羡慕。凌云客:指志向高远的人。狗监:指王安石,曾为监察御史,故以“狗监”称之。偏能识:偏偏能够识别。不羁:不受拘束。
【赏析】
《酬王安国贬官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春,时作者任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而王安国因参与吕惠卿、蔡确集团谋反被贬官。诗人作此诗赠给他,安慰并勉励他继续为国尽忠。
首联写王安国遭贬,是朝廷中有人妒忌他的才能和正直。颔联用典,赞扬王安国为地方长官的功绩。颈联劝慰他不要气馁,并表示自己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尾联则鼓励他保持志向,不拘小节。整首诗情真意切,语言平易,风格朴实自然,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厚爱之情。
此诗前半部分写王安国的遭遇,后半部分则写诗人对他的期望和鼓励。全诗结构谨严,层次分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宋代文人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