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别西湖去,祠堂拜四贤①。
名先官爵大,地藉晏游传。
覆瓦延残碣,栽桑界祀田。
报功尊赵吕,配食与千年②。

【诗句释义】

  1. 汝阴西湖:汝阴县的西湖。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市境内,古时为颍州府治所在(汉置)。
  2. 鞠为茂草久矣:指西湖被荒废很久了。鞠,通“遽”,荒废、荒芜。
  3. 予来守颖:我来到这里做官。颖,指颖州,今安徽阜阳市。
  4. 始浚治之:开始疏浚整治西湖。浚,疏通;治,治理。
  5. 今升新任,临行有作:现在调任新职,临走前写了这首诗。
  6. 其一:这是第一首。
  7. 欲别西湖去:将要离开西湖去别的地方。
  8. 祠堂拜四贤:在祠堂里祭祀四位贤人。四贤,指汉代的张良、陈平、周勃和曹参,合称“四皓”。
  9. 名先官爵大:他们的名声和官职都很显赫。
  10. 地藉晏游传:他们的墓地被记载在《史记》中。藉,记录。晏游传,即《史记》中的传书。
  11. 覆瓦延残碣,栽桑界祀田:把残破的碑顶盖覆上,种植桑树划分出祭田的范围。
  12. 报功尊赵吕:为了报答功勋,崇敬两位赵国的宰相(赵盾)和齐国的宰相(吕尚),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
  13. 配食与千年:可以作为祭品供奉给后人享用,与他们一同享受祭品的是千年。

【译文】
要告别汝阴西湖而去,来到祠堂祭拜四位贤人。
他们的名声和官职都很显赫,墓地被记载在《史记》中。
用覆瓦覆盖残破的碑顶,划分出桑树的种植面积,划定祭田范围。
为了报答功勋,崇敬两位赵国的宰相(赵盾)和齐国的宰相(吕尚),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贤臣。
可以作为祭品供奉给后人享用,与他们一同享受祭品的是千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调任新职之际,临别西湖而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深厚的感情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湖曾经的辉煌,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即将离去的心情。”欲别西湖去”,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开西湖的迫切心情。”祠”字既写出了他来到颍州的行程,也表明了他的身份地位。”拜四贤”则是他在祠堂里祭拜四位贤人的描写。”名先官爵大”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身份地位,”地藉晏游传”则表明他的功绩已经流传千古。接着他以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西湖的情感,如覆瓦延残碣,栽桑界祀田等。最后,他表达了对功名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
整首诗充满了对西湖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记忆,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和高尚情操,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