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蓬蒿人,荜门而圭窦。
假馆得华厦,方幸资庇覆。
岂知风雨妒,中宵屋痕漏。
念子鄱阳来,波涛免颠踣。
却怪蜗居安,翻疑蛮触斗。
移床为救书,青毡任湿透。
竟夕坐沮洳,独歌还自奏。
春郊润草木,幽花偏寒瘦。
社燕方营巢,衔泥及晴候。

壶园春夜,大雨达旦,雪村所寓屋漏,起坐迁避,作诗自遣。依韵和之

我辈蓬蒿人,荜门而圭窦。

假馆得华厦,方幸资庇覆。

岂知风雨妒,中宵屋痕漏。

念子鄱阳来,波涛免颠踣。

却怪蜗居安,翻疑蛮触斗。

移床为救书,青毡任湿透。

竟夕坐沮洳,独歌还自奏。

春郊润草木,幽花偏寒瘦。

社燕方营巢,衔泥及晴候。

【注释】

  1. 壶园:泛指园林。
  2. 达旦:通宵。
  3. 荜(bì)门:草编的门。
  4. 圭窦: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用土坯筑成,中间有方形的天窗,形如圭。
  5. 假馆:临时住宿的地方。
  6. 资:资助。
  7. 中宵:半夜。
  8. 念子:怀念儿子。
  9. 鄱阳:古郡名,在今江西省北部。
  10. 波涛:波浪。
  11. 颠踣(bó):跌倒。
  12. 蜗居:蜗牛居住的样子,这里比喻简陋的房子。
  13. 蛮触斗:比喻争论不休。
  14. 沮洳(jǔ rù):泥泞低洼之地。
  15. 社燕:祭祀时用的燕子,即燕子。
  16. 营巢:筑巢。
  17. 寒瘦:指花朵因寒冷而凋谢,也形容人的憔悴消瘦。
  18. 社燕方营巢:指燕子在春天开始筑巢,象征着生命的勃发和繁荣。

【译文】
我辈如同蓬蒿之人,居住在简陋的房子里。
在朋友处借宿得以享受华丽的住所,才有幸得到庇护。
怎料到风雨嫉妒我们,半夜里屋瓦漏水声不断。
想起你从鄱阳来,海浪汹涌也能避免摔倒。
却奇怪蜗居如此安稳,怀疑是蚂蚁和大象相斗。
搬动桌子以挡雨水,青布被褥让它们淋透。
整夜坐在潮湿之地,独自吟唱直到天亮。
春日郊外滋润着草木,只有那些孤独的花显得更加瘦弱。
燕子开始筑巢,衔着泥巴准备迎接晴朗天气。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大雪之夜,因为屋顶漏水,被迫搬到一个简陋的地方暂住。他感慨自己像蓬蒿一样平凡,但又因为朋友的帮助而得到了庇护。他想起了远在鄱阳的儿子,虽然经历了波涛汹涌的海浪,但最终还是安全无恙。他对此感到惊讶,同时也怀疑自己是否像蚂蚁和大象这样微不足道。他为了遮挡雨水,不得不移动桌子垫高,让青布被褥淋透。整夜都待在潮湿的环境中,只能独自吟唱到天明。最后他描绘了春日郊外的景象,尽管草木茂盛,但只有那些孤独的花显得更加瘦弱。同时,燕子们也开始筑巢,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晴朗天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