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鸾遗韵留洪都,不传仙尉传仙姝。
深闺合绣鸳鸯谱,高阁重临蛱蝶图。
留侯学仙早辟谷,快婿南昌有梅福。
前因后果镜高悬,再入琴堂谐凤卜。
韶华旖旎荫甘棠,依然柳絮谢庭芳。
绿窗点染生花笔,笑拈金粉问何郎。
燕寝香清乐歌舞,院落秋千对飘举。
水晶帘下晴丝飞,玳瑁梁间呢喃语。
此情此景正萧闲,双双戏彩称衣斑。
拟把诗情摹谢逸,试将画稿视龙眠。
回忆公门小桃李,春风座伴绛帷里。
蝴蝶上阶曾几时,一梦罗浮空复尔。
闻道曲江故里闾,许多凤子与春驹。
翩翩尽肖佳公子,岂独门楣映瑶瑜。
不因小李将军画,焉知画有闺中派。
从此妙迹继滕王,江城异日传佳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题张凌仙女史蝴蝶手卷》。下面逐句进行翻译和赏析:

  1. 彩鸾遗韵留洪都,不传仙尉传仙姝。
  • 注释:彩鸾的遗韵留在洪都,不是传说中仙尉的故事,而是流传着关于美丽的仙女的故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歌主题之一是对仙女故事的赞美,而不仅仅是对仙人的追忆。
  1. 深闺合绣鸳鸯谱,高阁重临蛱蝶图。
  • 注释:深闺中绣着鸳鸯图案,高楼上重新观赏蛱蝶的图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美满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1. 留侯学仙早辟谷,快婿南昌有梅福。
  • 注释:留侯学道早早开始辟谷,快婿南昌有一位叫梅福的人。
  • 赏析:这句诗可能是在借古讽今,通过留侯和梅福的形象来比喻那些追求长生不老、远离尘世烟火的人们。
  1. 前因后果镜高悬,再入琴堂谐凤卜。
  • 注释:前因后果之镜悬挂高高,再次步入琴堂与凤舞共卜未来。
  • 赏析:这句诗通过“前因后果之镜”这一意象,暗示了人生的种种经历和抉择如同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未来的轨迹和结果。
  1. 韶华旖旎荫甘棠,依然柳絮谢庭芳。
  • 注释:青春美丽如同甘棠树荫下的景色,依然如柳絮飘落在庭院里般美好。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展现了青春的美好和岁月的流转。
  1. 绿窗点染生花笔,笑拈金粉问何郎。
  • 注释:绿窗下用生花笔点缀出美丽的花朵,笑着拈起金粉询问何人。
  • 赏析:这句诗通过使用生花笔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1. 燕寝香清乐歌舞,院落秋千对飘举。
  • 注释:燕寝中香气清新宜人,乐声悠扬歌舞升腾,院落里秋千轻摆随风飘起。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闲适与雅致。
  1. 水晶帘下晴丝飞,玳瑁梁间呢喃语。
  • 注释:水晶帘子下晴空中飘荡着细丝般的光线,屋梁间传出呢喃的话语。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庭院之中。
  1. 此情此景正萧闲,双双戏彩称衣斑。
  • 注释:这情此景真让人感到悠闲自在,我们两人一起嬉戏,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争辉斗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友情。
  1. 拟把诗情摹谢逸,试将画稿视龙眠。
  • 注释:我打算用诗句来模仿谢逸的才华,试着将画作比作画家龙眠的作品。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古人、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的决心。
  1. 回忆公门小桃李,春风座伴绛帷里。
  • 注释:回想起年轻时在公门中那些小桃花盛开的美丽瞬间,春风中坐在华丽的帷帐里。
  • 赏析:这句诗回顾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之情。
  1. 蝴蝶上阶曾几时,一梦罗浮空复尔。
  • 注释:蝴蝶停在台阶上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醒来后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境罢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
  1. 闻道曲江故里闾,许多凤子与春驹。
  • 注释:听说曲江有个老家,那里有许多像凤凰一般俊美的儿子和春天一样的骏马。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家乡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1. 翩翩尽肖佳公子,岂独门楣映瑶瑜。
  • 注释:翩翩起舞的人都是英俊潇洒的公子,难道仅仅是因为门第显赫就值得炫耀吗?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门第和出身的看法,认为真正的魅力来自于自身的品德和才能。
  1. 不因小李将军画,焉知画有闺中派。
  • 注释:如果不是因为小李将军的画作,怎么会知道画中有闺房之美呢?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绘画艺术中的闺房之美,提醒人们要欣赏和尊重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1. 从此妙迹继滕王,江城异日传佳话。
  • 注释:从现在开始,美妙的艺术作品将会继续传承下去,将来在江城的某个角落也会流传下美好的故事。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文化艺术传承的期待和信心。

这首诗通过对仙女、蝴蝶、梧桐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物等方面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