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
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
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
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
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
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
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
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
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
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
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
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
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
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
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
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
事父与事君,学诗当有进。
兴观既在兹,失愚岂为病。
我吟信公作,神志为之定。
读书学何事,欲起重问讯。
诗句: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
译文:至圣孔子(文仲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著作《春秋》,是中国最早的历史著作,也是世界最早的历史著作。他的诗歌教导人们如何理解感情和人性,如何用理智去对待生活。
注释:至圣孔子(文仲子):《春秋》作者;删述:整理、删减;诗教:诗学、诗歌教育;理情性:理解感情和人性。
赏析:孔子的诗教思想,强调诗歌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诗歌来教化人心,使人们明理知性。他的诗歌教导人们如何理解感情和人性,如何用理智去对待生活。
诗句: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
译文:优美的诗歌流传在皇宫里,民间歌谣汇集了百姓的心声。
注释:雅颂: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垂:流传;庙堂:皇宫;子姓:百姓。
赏析:孔子认为,优美的诗歌能够流传于皇宫之中,成为人们娱乐的工具;而民间的歌谣则是百姓们的真实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两种不同的诗歌形式,各有其特点和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句: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
译文:诗歌的源头是忠诚和孝顺,微妙的含义是协调和平静。
注释:渊源:来源、根源;忠与孝:指忠诚和孝顺的品质;微旨:微妙的含义;贞静:和谐、平静。
赏析:孔子认为,诗歌的源头是忠诚和孝顺,这是人们应有的品质。同时,诗歌还包含了微妙的含义,需要人们去理解和领悟。而这种微妙的含义,又需要人们保持和谐与平静的心态去感受和体验。
诗句: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
译文: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大地,这个道理千百年来都被人们所珍视。
注释:中天二耀:天上的太阳和月亮;昭:明亮、照耀;此理:这个道理;千秋:千百年;莹:珍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图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照耀着大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这个道理千百年来都被人们所珍视,说明它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句: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
译文:通过观察家乡的情况可以知道国家的治理之道,学校兴盛的景象令人赞叹。
注释:观乡:观察家乡;王道:国家治理之道;庠塾:学校;蔚然盛:兴盛、繁荣。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赞美了学校教育的繁荣景象。他认为,国家治理的道理在于公正、公平和仁爱,而学校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人民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知识技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诗句: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
译文:文叔后裔遥远而来,传承着纯正的家族风气。
注释:遥遥:遥远;文叔:古代传说中的贤人;后裔:后代子孙;衍派:延续、发展;宗风:家族风气;正:纯正、纯正的风格。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叔后裔的怀念之情和对他们传承家族风气的肯定。他认为,文叔是古代的贤者之一,他的后代子孙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优良传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诗句: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
译文:有一位先生生了六个儿子,他们都一同进入了《蓼莪》的诗歌学习。
注释:有翁:这位先生;生六子:生了六个儿子;同入蓼莪咏:一同学习《蓼莪》的诗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生了六个儿子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孩子们的期望和祝福。他认为,这些孩子们都应该学习《蓼莪》的诗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诗句: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
译文:他因为科举考试的成功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采薇诗寄托了他的情怀。
注释:明经:参加科举考试;起家:开始自己的事业;采薇:指《诗经·小雅·采薇》中的诗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成功的感慨和对未来事业的期待。他认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他也希望通过采薇诗寄托自己的情怀,以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诗句: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
译文:同时代还有许多大贤人,他们的歌声如同鸟儿一样振翅高飞。
注释:同时:同时代;大贤人:贤良之人;戾止:停止;歌鹭振:歌声如同鸟儿一样振翅高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大贤人的存在和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他认为,同时代有许多大贤人,他们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他们的歌声如同鸟儿一样振翅高飞,为社会带来了美好的声音和气息。
诗句: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
译文:一座讲堂的水墨画般的景色令人陶醉,四周墙壁上的金丝画引人入胜。
注释:一堂:一个讲堂;水木:水墨画;思:使人陶醉;四壁:四周墙壁;金丝画:金丝画,一种精美的绘画艺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讲堂的美丽景色和艺术氛围。他认为,一个讲堂的环境应该是优美宁静的,水墨画般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四周墙壁上的金丝画更是引人注目。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学术兴趣,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诗句: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
译文:他在墙上留下了一首五言诗,六艺相互辉映。
注释:留题:留下题词;五言:五言诗;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古代教育内容;照映:互相辉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六艺教育的赞赏之情。他认为,六艺教育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涵盖了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通过学习这六艺,人们可以培养出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他自己也在墙上留下了一首五言诗,以示对六艺教育的推崇和传承。
诗句: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
译文:祠堂的门额屹立不倒,千百年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注释:岿然:高大而稳固的样子;峙:直立;祠额:祠堂的门额;百世:千百年;犹起敬:仍然让人肃然起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祠堂门额的赞美之情。他认为,祠堂的门额屹立不倒,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和永恒的价值。而千百年来仍然让人肃然起敬,则说明了祠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之深厚。这种精神风貌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诗句: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
译文:至今新建的楼宇依然崭新,芬芳的花草被用来祭祀神灵。
注释:至今:至今仍然存在;栋宇:新建的楼宇;苾芬:芬芳的花草;荐芳酝:用于祭祀神灵的芳香酒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新建楼宇的美景和人们对神灵的虔诚祭拜。他认为,新建的楼宇虽然已经存在,但仍然保持着崭新的模样和优雅的气质。同时,人们在祭祀神灵时使用的芬芳花草也被用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之情。这种虔诚的祭拜方式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
诗句: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
译文:这座充满忠孝之气的山门,风景秀美如同仙境一样。
注释:嗟嗟:感叹的语气;忠孝门:充满忠孝之气的山门;山水:自然景观;郁名胜:风景秀美如同仙境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山门美景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座山门充满了忠孝之气,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地。而山门周围的山水风光也非常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美丽的景色让人们流连忘返,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诗句: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
译文:先祖留下的恩泽影响深远,沿着水流追溯祖先留下的余庆。
注释:先泽:先祖留下的恩泽;贻孔长:影响深远;沿流溯余庆:沿着水流追溯祖先留下的余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先祖恩泽的感恩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他认为,先祖留下的恩泽是深远而持久的,它会像水流一样不断地流淌下去,为子孙后代带来无尽的福气和荣耀。同时,他也期望自己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继续前行,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诗句: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
译文:回想先圣孔子的内心世界,后世的圣贤们与他的思想相呼应。
注释:昔圣:先圣孔子;心:内心世界;后贤:后世的圣贤;相印:思想相互呼应。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先圣孔子内心的思考和对后世圣贤的共鸣。他认为,先圣孔子的内心世界是深邃而富有哲理的,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后世的圣贤们也能够理解并认同先圣孔子的观点和理念,他们的思想与先圣孔子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呼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