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年才调骋词林,皓首难消志士心。
敛局看来谁胜负,虚舟过去任浮沉。
曾经盘错锋藏刃,几处勾留酒在襟。
赢得故山鸿雪印,寓公犹是使君临。

【译文】

青春年华才能尽情施展才华,白发苍苍的我也难以消减壮志。收敛锋芒看来谁胜谁负,乘虚而行任凭浮沉。曾经经历曲折锋利如锋藏刃,几次留连酒在衣襟上。赢得故山鸿雪般的美名,寓公还是使君临?

注释:

  1. 芳年才调骋词林:芳年指年轻的时期;才调,才华;骋,纵情;词林,词赋之林,即文坛。
  2. 皓首难消志士心:皓首,白头发;志士,有志向的人;心,心意。
  3. 敛局看来谁胜负:敛局,收敛;看来,看透;谁胜负,谁是谁非。
  4. 虚舟过去任浮沉:虚舟,空船;过去,流逝;任浮沉,随波逐流。
  5. 曾经盘错锋藏刃:曾经,曾经发生过;盘错,盘曲交错;锋藏刃,锐利的刀剑藏于刀刃之下,比喻隐藏锋芒或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
  6. 几处勾留酒在襟:勾留,逗留;襟,衣领;酒在襟上,指饮酒时的情景。
  7. 赢得故山鸿雪印:赢得,获得;故山,故乡;鸿雪印,鸿雁的羽毛印,比喻美好的名声或荣誉。
  8. 寓公犹是使君临:寓公,隐居在家的官员;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仍,仍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冯子良太守致仕次韵之作。全诗通过对冯子良太守的赞美和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句“芳年才调骋词林”,诗人以芳年为引子,描绘了自己年轻时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情景。这里的“芳年”指的是年轻的时候,而“才调”则是指才华出众、技艺高超。诗人用“骋词林”来形容自己在这个时期的表现,意味着他能够在文坛上纵横捭阖、大放异彩。
    第二句“皓首难消志士心”,则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的一种反思。这里的“皓首”指的是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而“难消志士心”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心中依然怀揣着壮志豪情。这种心态在古代文人中很常见,他们往往在晚年依然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和担当,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担忧。
    第三句“敛局看来谁胜负”,诗人进一步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里的“敛局”指的是收敛锋芒、保持低调的意思。而“看来”则是指观察和分析。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胜负的看法:人生中的竞争和胜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无需过分在意结果和输赢,而是要懂得在过程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句“虚舟过去任浮沉”,则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升华。这里的“虚舟”指的是无根之舟,比喻没有固定归宿、随波逐流的状态。而“任浮沉”则是指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哲学: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和成败,而是要懂得在变幻莫测的人生舞台上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够真正地享受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最后两句“曾经盘错锋藏刃”,诗人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成就。这里的“盘错”指的是错综复杂、充满变数的状态;“锋藏刃”则是指锐利的武器被隐藏起来、不再使用的状态。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总结和反思:过去的自己曾在复杂的局势中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但如今已经放下了锋芒、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这种心态的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第六句“几处勾留酒在襟”,则描述了诗人饮酒时的惬意场景。这里的“勾留”指的是停留下来的意思;“酒在襟上”则是指喝酒时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幸福,让心灵得到充实和满足。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七句“赢得故山鸿雪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这里的“故山”指的是故乡;“鸿雪印”则是指美好的名声或荣誉。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为家乡和亲人做出更大的贡献和成就。这种情怀在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他们常常将家乡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基所在。
    第八句“寓公犹是使君临”,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肯定和赞美。这里的“寓公”指的是隐居的官员;“使君”则是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诗人通过这个句子表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认同和欣赏之情:即使身居高位、享有荣华富贵,但内心的追求和理想却始终未变。这种境界在当今社会也备受人们推崇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