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秋浦明府的深情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早识姚崇救世才,操刀无事自恢恢。
——早时我就认识姚崇的救世之才,他无需操刀便能治理天下。
惠人克济方言猛,善政能孚岂讳财。
——他能施惠于民,使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善政能让人民信服,难道还要忌讳谈论钱财?
野有狐埋何忍搰,泽多鸿集不胜哀。
——如果田野中有狐狸挖洞埋藏,我怎么能忍心不去制止?如果大雁在泽地聚集,我感到无比哀痛。
儒生满抱慈祥意,常觉阳春笔底回。
——我怀抱着一颗仁慈的心,常常觉得像阳春一样美好的诗句从笔下流淌出来。
注释:
- 雪夜:夜晚下着大雪的天气。
- 山庄: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 寄怀:表达内心思念之情。
- 秋浦明府:指的是秋浦县的县令,即秋浦县的长官。
- 其三:这是第三首写雪夜寄怀秋浦明府的诗。
- 姚崇:唐朝名相,以治国有方著称。
- 操刀:比喻治理国家如同厨师切菜一般,需要技巧和智慧。
- 惠人:恩惠的人,这里指老百姓。
- 克济:能够解决,能够救济。
- 善政:好的政策或法令。
- 克:能够,能够做到。
- 方言猛:指地方上的风俗习惯。
- 善政能孚:好的政策能使人心悦诚服。
- 野有狐:田野里有狐狸挖洞。
- 搰:通“掘”,挖掘的意思。
- 泽多鸿:湖泊、江河中有很多鸿雁。
- 儒生:古代学者的自称。
- 慈祥意:仁慈和善良的想法。
- 阳春:春天的代名词,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者美好的事物。
- 笔底回:形容诗文优美流畅。
赏析:
这首《山庄雪夜寄怀秋浦明府》是杜甫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思念远方的朋友秋浦县的县令所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诗人通过描绘雪夜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美好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与期待,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