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
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
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
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邻壁灯寒近引光,慨然兴念古循良。
“邻壁灯寒”,描绘了一幅寂静而清冷的画面,灯火阑珊,映照出墙壁的轮廓。“近引光”则是指灯光投射到墙上,形成了一种光影交错的效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静谧的环境中,思考历史往事,感慨古人的德行。
- 国中自赋民劳苦,天下谁才策富强。
“国中自赋民劳苦”,指的是国家内部百姓的生活艰苦。这里的“自赋”可以理解为自食其力,生活艰难。而“民劳苦”则直接点出了百姓的痛苦和劳累。“天下谁才策富强?”则是在问天下有谁能为国家富强出谋划策?这里的“策富强”是指制定政策来实现国家的富裕和强大。
- 盘错未能困虞诩,恩威久已信张纲。
“盘错”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错综复杂的局面。而“困虞诩”则是形容在复杂的局势中,难以困住像虞诩这样的人才。虞诩是东汉时期的名臣,以智慧和才干著称。“恩威久已信张纲”则是说恩威并施的政策已经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和认可。这里的“张纲”是指张纲,即张衡,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发明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地动仪理论。
- 读书不被周官误,重典疑非止乱方。
“读书不被周官误”,这句话是在说读书人不会被古代的官职名称所误导。而“重典疑非止乱方”则是在说使用严厉的措施来解决混乱局面,而不是仅仅依靠法律条文。这里的“周官”是指《周礼》,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典章制度典籍。
-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政治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和社会安定的向往之情。诗中既描绘了历史的辉煌,也揭示了现实的困境。诗人通过对古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过去的荣耀,而是要积极面对现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