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吾欲问阳侯,南纪滔滔竟横流。
徒诿陆沉归气数,独劳宵旰切民忧。
谁为砥柱回牛首,依旧长城巩石头。
不有夷吾江左出,兵戈遍地几时休。
南天极目 其二
凭栏吾欲问阳侯,南纪滔滔竟横流。
徒诿陆沉归气数,独劳宵旰切民忧。
谁为砥柱回牛首,依旧长城巩石头。
不有夷吾江左出,兵戈遍地几时休。
注释
凭栏吾欲问阳侯:通过“凭栏吾欲问”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未来的忧虑。阳侯可能指代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象征性的存在,象征着希望与问题并存。
南纪滔滔竟横流:南纪指的是南方地区,滔滔意味着洪水泛滥的景象,横流则暗示着无法控制的力量。这里的“南纪滔滔竟横流”形容了南宋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
徒诿陆沉归气数:陆沉意指国家衰败,归气数则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感觉。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力感,国家的命运似乎被注定。
独劳宵旰切民忧:夜以继日地为国家操劳是君主的责任,而民众的忧虑则更显迫切。这里强调了君主和人民的共同苦难,以及统治者必须面对的社会挑战。
谁为砥柱回牛首:砥柱意喻坚守正义的人,牛首则暗指北方,整个句子表达了在艰难困境中寻找到的一线希望和力量。
依旧长城巩石头: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防御和坚强;石头则常被视为坚固和不可摧毁的象征。整句诗表达的是即使环境再困难,也要坚定信念,保持国家的稳固。
不有夷吾江左出:夷吾可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臣管仲,江左边则指长江之东。这句话暗示了需要像管仲这样的贤臣来治理国家,才能渡过难关。
兵戈遍地几时休:兵戈表示战争和冲突,遍地则形容无处不在。这句话表达了战争中的破坏和痛苦,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南纪滔滔竟横流”和“夜以继日切民忧”,都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和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诗人仍然坚信总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谁为砥柱回牛首”和“依旧长城巩石头”。这种信念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乐观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传达了一种坚持和希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