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山色远浮青,千里烽烟望杳冥。
半壁空闻开幕府,诸公何至泣新亭。
杏花春雨歌楼歇,野草斜阳客棹停。
从古长江天堑险,谁教捷径笑山灵。
南天极目 其一
六朝山色远浮青,千里烽烟望杳冥。
半壁空闻开幕府,诸公何至泣新亭。
杏花春雨歌楼歇,野草斜阳客棹停。
从古长江天堑险,谁教捷径笑山灵。
注释:
①“六朝”:指六朝古都(今南京市)。“山色”、“烽烟”、“杳冥”都是描写战争的。
②“幕府”:古代将军治事的地方,这里比喻朝廷。“诸公”指在朝为官的人。
③“歌楼”:旧日宴会歌舞之所。“歇”指停止歌舞。
④“野草斜阳”:指荒凉的原野、衰败的景象。“客棹”:指行船的人。
赏析:
首句以对偶的形式写六朝古都在战争中逐渐被遗忘。“山色”和“青”、“烽烟”和“杳冥”相对,写出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第二句写诗人遥望千里之外,看到烽火连天,战火连绵不断。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战争年代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之情。第三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下文,暗示着在朝为官的人们为什么会如此悲痛呢?第四句进一步解释原因,是因为歌楼不再唱曲奏乐了。而第五句则是说野草丛生,夕阳斜照之下,行船的人也停止了前进。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荒凉的原野、衰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的感叹。最后两句则是以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为什么那些捷径反而让山灵嘲笑呢?这里的“山灵”是指大自然的力量。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这首诗通过对六朝古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战争、自然等方面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