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风来夏亦寒,近依黼扆集儒冠。
挥毫分列氍毹座,对策欣随鸳鹭翰①。
席地金声休掷易,近天云色欲书难。
何时珥笔銮坡上,东壁西园许再观。
【注释】
- 殿阁:皇帝的内廷。
- 夏亦寒:指暑天仍很寒冷。
- 依:依靠。
- 挥毫:挥笔。
- 氍毹(pū sū)座:一种地毯,用厚毛皮或毡子制成,有花纹。
- 对策:应试时所作的策论,后泛指考试。
- 金声休掷易:比喻好文章不易被人赏识。
- 近天云色欲书难:指书法难以表达天空的颜色。
- 銮坡:帝王的车驾所停的山名,在今河南洛阳。
- 东壁西园:东面墙壁和西边园林,泛指朝廷。
【赏析】
此诗是作者参加保和殿廷试时的纪实之作。全诗四联各八句,共七百八十八个字,押平入韵。
首联“殿阁风来夏亦寒”二句。上句写天气,下句写人物。殿阁,即内廷,皇帝居住的地方;夏天虽热,但因内廷有皇上的庇护,仍然觉得寒冷。
颔联“挥毫分列氍毹座”二句,写考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挥毫作答。
颈联“席地金声休掷易”二句,写考试时的情况,考生们的答卷如席地金声一般悦耳动听,但好文章却不轻易被主考官发现,因此说“休掷易”。
尾联“何时珥笔銮坡上”二句,写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在皇帝身旁当一名翰林学士,为皇上出谋划策,建言献策。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家尽忠效力的思想感情和对科举制度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