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乎何酷在师门,木坏山颓更莫论。
只有羊昙能下泪,岂真宋玉解招魂。
训词方惧微言绝,遗集谁编旧泽存。
闻说浮家尚羁旅,抚棺未得只声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名叫“夫子”的老师的哀思。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天乎何酷在师门”,意为:天地间为何如此冷酷无情,将老师留在了师门之中?这里的“师门”指的是老师的住所,也就是老师曾经教学的地方。
第二句:“木坏山颓更莫论”,意为:树木倒塌,山体坍塌,这些都已经无法再论及了。这句话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第三句:“只有羊昙能下泪”,意为:只有像羊昙这样的人才能够哭泣。羊昙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因悲伤而死,他的死引起了许多人的哀悼和惋惜。这里的“下泪”表示哀悼之情。
第四句:“岂真宋玉解招魂”,意为:难道真的像宋玉那样能够招魂吗?这里用“宋玉”来形容老师的才华横溢,但不幸早逝。
第五句:“训词方惧微言绝”,意为:面对老师的教诲,我内心充满了恐惧,担心那些细微之言会随着他离世而断绝。这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教导之恩的珍重和对老师离世的不舍之情。
第六句:“遗集谁编旧泽存”,意为:那些老师的遗著谁来整理保存?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老师的遗作和智慧传承的担忧。
最后一句:“闻说浮家尚羁旅,抚棺未得只声吞”,意为:听闻老师的家人仍在漂泊流离,我无法亲自去祭奠他的灵魂。这里的“浮家”指漂泊不定的家庭,“只声吞”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悲痛。
整首诗通过对老师生前的描绘和去世后的思念,展现了作者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