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馆主凤兮砚。
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
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并宠争妍皆异姿。
曾孙眼枯元血碧,凤兮飘摇何处归。
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太症经国资赞辅。
大胜先生思想帖,出门即受钤山污。
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
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
太守况住姑胥门,红阑旧里相比邻。
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
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
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
抚今感昔怆我神,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
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
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
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
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
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文待诏凤兮砚歌并序(丙申)

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馆主凤兮砚。

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

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并宠争妍皆异姿。

曾孙眼枯元血碧,凤兮飘摇何处归。

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太症经国资赞辅。

大胜先生思想帖,出门即受钤山污。

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

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

太守况住姑胥门,红阑旧里相比邻。

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

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

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

抚今感昔怆我神,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

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

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

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

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

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

注释:

  • 文待诏凤兮砚歌并序:这是一首描绘文待诏用凤兮砚创作的诗篇及其序言。
  • 郎州太守得片石:文待诏在郎州得到了一片石子,这块石子就是后来被称为“凤兮砚”的宝贝。
  • 文家旧物三百年,叹息遗珍眼中见:文家的这件旧物已经有三百年了,作者感叹自己能够再次见到这份珍贵的宝物。
  • 我闻二十七砚在当时:我听说当时有二十七块名贵的砚石。
  • 曾孙眼枯元血碧:曾孙的眼睛因为长久使用而变得像红色血一样鲜红。
  • 凤兮飘摇何处归:凤兮砚就像飘摇不定的羽毛,不知道它最终会飞向哪里。
  • 培远堂中赖有居亭主:培远堂中因为有居亭的主人才得以保存下来。
  • 太症经国资赞辅:太史令(太症)是国家重要的官员,为国家治理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 大胜先生思想帖:大胜先生的思想被刻在纸上,形成了思想帖。
  • 出门即受钤山污:每当他出门时,都会被钤山的泥水弄脏。
  • 景曜流晖嗟命贫,至今老衲写梵文:景色明亮的时候,他也会感到自己的贫穷,直到现在他还是在写梵文。
  • 尔复不为主人辱,太守业与榕门亲:你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而感到羞辱,太守的产业与你有着亲密的关系。
  • 太守况住姑胥门:太守现在住在姑胥门。
  • 红阑旧里相比邻:红阑的门楼旁边是古老的街道。
  • 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间木落定归根:楚人丢失了弓,后来却意外地找到了;世间的事物总是要回归到它的本源。
  • 他年竹啸轩中访鸾友,落落殊翁照胥纽:他年他在竹林中拜访鸾鹤般的朋友,孤独的老人照耀着他的身影。
  • 玉磬同时问故寮,尚有音尘无恙否?:玉磬的声音同时响起,他在询问他的老朋友是否还安好。
  • 抚今感昔怆我神:抚摸着今天的岁月,感慨过去的岁月,使我心情激动。
  • 绝怜八十四岁之老人:我非常可怜那个八十四岁的老人。
  • 心长手软细镌刻,岂期飞下横山村:我的心很长,手也柔软,精心雕刻这块石头,没想到它会被扔到山上。
  • 两承已是麟鸾种,何况凡鸟为儿孙:两次继承都是龙和凤凰的后代,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鸟也能成为子孙了。
  • 凤兮尔不见桉头大元璧,古篆长生祝无极:凤兮砚你看不见那块巨大的元代玉璧,古篆上祝福长寿没有极限。
  • 汉皇不守未央宫,何论词宗一块石:汉武帝没有守住未央宫,怎么能说这块石头是词宗呢。
  • 凤兮凤兮尔德终不衰,吾歌正不为尔一石悲横来:凤兮砚你是不朽的,我吟唱是为了歌颂你的美德,不是为了表达对你的悲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