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四十五,人茧暖窝里。
人既忘其寒,蛹亦醒思起。
蚕事争此关,火力谨相视。
譬如胎教疏,百病从之始。
【解析】
(1)本诗的作者是程春海,其《橡茧十咏原韵》其一云:“一树新芽绿万枝,春寒四十五。人既忘其寒,蛹亦醒思起。蚕事争此关,火力谨相视。”其二云:“暖房如春日,茧出似秋月。人已忘其寒,蛹亦醒思起。蚕事争此关,火力谨相视。”三则皆写蚕事。
(2)第一句“春寒四十五”中的“春寒”指春天气候寒冷。“四十五”即四十五天。“四十五”是虚数,用来形容春天寒冷的时间很长。“春寒四十五”,意思是说春天天气很冷。
(3)第二句承接上句,写蚕在温暖的环境中,不再感到寒冷了。这里的“茧暖窝里”,指蚕在温暖的巢子里。“人既忘其寒”,意思是说人们忘记了冬天的寒冷,因为春天来了,气温变暖和了。“蛹亦醒思起”,意思是说蚕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就从冬眠中苏醒,开始活动了。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来临,气温转暖,蚕卵在温暖的巢子里孵化成了幼虫。
(4)第三句承接上句,写幼虫们为了生存而竞争着,相互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这里的“争此关”,是指蚕在成长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生长环境,要与别的蚕争夺有限的空间。“火力谨相视”,意思是说它们在争夺的过程中,非常小心谨慎。这两句的意思是:幼虫们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和食物,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5)第四句承接上句,继续写蚕的竞争关系。这里的“胎教”指的是蚕在生长过程中,对卵壳的保护。“疏”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说蚕卵保护得不严密。“百病从之始”,意思是说如果蚕卵保护得不严密,就会很容易感染病害。这两句的意思是:蚕卵保护得不严密,就容易发生各种病害。
(6)第五六句承接上句,继续写蚕的竞争关系。“人既忘其寒,蛹亦醒思起”,意思是说人们在春天里忘记了冬天的寒冷,所以蚕卵孵化成的幼虫也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开始活动了。“蚕事争此关”,意思是说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蚕们展开了一场斗争。这两句的意思是:人们忘记了冬天的寒冷,于是蚕卵孵化成的幼虫也从冬眠状态中苏醒,开始竞争生存的空间。为了争夺生存的空间,蚕们展开了一场斗争。
(7)最后一句承接上句,总结全诗。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就像母亲抚育孩子时不能太疏忽了一样,蚕的生命过程也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病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蚕的生命历程。诗人以蚕的生命周期为线索,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蚕从卵到成蛾的整个过程,揭示了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首二句写春天到来后,人们忘记了冬天的严寒,把蚕卵孵化成了幼虫;接下来三句写蚕卵孵化成幼虫之后,又进入了冬眠状态;然后四句写人们发现幼虫冬眠了,又开始争夺生存的空间;最后五句写由于争夺生存空间的激烈,蚕的生命过程受到了威胁,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就会引发各种病害。
这首诗的构思新颖别致,语言平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作者通过对蚕的生命过程的描述,揭示了生命的自然规律,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