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念井田,此世生已迟。
天与地商量,遣蚕饲尔丝。
树是古时树,为要今人为。
急种莫穷待,三年当见之。
【注释】
我:我,作者自称。
念:思念、想。
井田: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把土地划为方块,中间的空地种桑树,四周种谷物,称为“井”。
天与地商量:上天和大地商量着。
遣蚕饲尔丝:让蚕儿喂养你(树)的丝。
古时树:指老树,表示尊敬。
要:需要。
今人:指当代的人。
急种莫穷待:赶快种植,不要等得太久。
穷待:等待。
三年当见之:三年后就能见到(树木生长的情况)。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前四句是说,我思念着井田制时代的老树,现在已太晚了;天与地在商议着,让蚕来喂养你的丝;老树是古人栽的,现在要让当代的人来栽种它。后六句是说,赶快栽种,不要等得太久,三年后就能见到(树木生长的情况)。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念古代的井田制时代,对当代人栽种老树表示赞赏之情。
诗人首先从“井田”这个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老树的感情。“我亦念井田”,诗人想到井田制时代,那是上古时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那时人们实行分封制,将全国的土地划分成许多井字形状的区域,每一块土地上都要种上桑树。“此世生已迟”,诗人感叹自己在这个时代出生得太晚了,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早已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而自己却还在奔波劳累,无法享受那种宁静安逸的生活。
诗人又从“天与地商量”的角度来表达自己对老树的情感。“天与地商量”,意味着上天和大地都在商量着如何让老树茁壮成长。这里的“商量”不仅仅是一种比喻,更是一种寓意深远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景象,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天地之间的默契与和谐。
诗人用“遣蚕饲尔丝”来表达自己对老树的敬仰之情。这里的“遣蚕饲尔丝”并非字面意思上的让蚕来喂养老树的丝,而是暗含了对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的赞美。他们就像那勤劳的蚕一样,默默地在背后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情感表达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作者对老树的感情和对古代井田制时代的怀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风貌。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珍惜当下、感恩他人、珍视自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