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檐曝背一冬晴,忽听芭蕉叶有声。
记否雪花如掌大,围炉旧梦在春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分析诗歌的情感”,一般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概括诗句大意”时,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典故、情感等元素,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作答;“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注意从诗歌中找出作者的态度、观点或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这些具体信息来分析判断。
“冬至前二日大雨”,冬至前二日即冬至节(12月21日),此时正是大雪纷飞之时,所以有大雪之句。
“南檐曝背一冬晴”,大雪之后雪停,天气晴朗,人们纷纷出来晒太阳。
“忽听芭蕉叶有声”,突然听到芭蕉叶在响,这声音是不是很突兀?
“记否雪花如掌大,围炉旧梦在春明”,还记得去年冬天下大雪时,围着火炉睡觉的时候,是不是还梦见过雪花飘落的情景?
【答案】
译文:“冬至前二日”是“大雪”,“南檐曝背一冬晴”是说“大雪封门”。大雪过后“忽听芭蕉叶有声”,这是突来的声响,让人措手不及。“记否雪花如掌大”,是说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雪花像手掌那么大,覆盖着整个世界,让人感到惊奇。“围炉旧梦在春明”是说自己去年冬天在春天里围炉取暖,梦中都是雪花飞舞的景象。
赏析:
首句写冬至节气到来之前,大雪降临,寒气逼人,诗人却依然坚持读书写作,不畏严寒。颔联写大雪封门,诗人冒着严寒来到屋外晒太阳,忽然听到芭蕉叶发出沙沙响声,原来是风将树枝吹动的声音。颈联写大雪后的世界一片洁白,诗人仿佛又回到了去年冬天,围坐在炉火旁,听着那如掌大的雪花在空中飞舞,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境。尾联回到现实,诗人想起去年冬天围坐火炉,聆听雪花飞舞的美妙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