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以后矜诗派,那识朱王格律尊。
先辈风流谁接武,此君才调独销魂。
繁音百变无琴雅,短褐重逢且酒樽。
我亦年来吟思苦,一编凄断不堪论。
【注释】
1.春夜:春天的夜晚。即:就,便。姊婿:姐姐的丈夫。诸:众。十一孝廉:指乾嘉以后诗派的十一位诗人。
2.论诗:讨论诗歌。
3.题其璞(pú)斋集后:题写《璞斋集》之后。璞斋,指王士禛的书房名。
【译文】
乾嘉时期以来,以矜持诗派为荣;那识朱王格律尊?先辈风流谁接武,此君才调独销魂?繁音百变无琴雅,短褐重逢且酒樽。我亦年来吟思苦,一编凄断不堪论。
【赏析】
王士祺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著名诗人,他的诗学成就和诗作在当时影响很大,与朱彝尊、沈德潜齐名,被后人称为“乾嘉三大家”。这首诗是他在乾隆四十一年春间,应邀去山东曲阜参观孔庙时所作的一首论诗诗。
前六句主要写自己对当时诗坛的看法。“乾嘉以后矜诗派,那识朱王格律尊”,说自乾嘉以来,那些矜持诗人都不懂得什么是“朱王”格律。这里的“朱王”是指唐人李白、王维等人的诗风。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李白、王维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风豪放不羁,而“朱王”则是指他们那种清新淡远的风格。
中间四句是说前辈诗人的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后来者却无法与之相比。这里的“接武”是一个典故,比喻后人的诗作在技巧上无法超越先贤。
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多年来都在思考如何创作诗歌,现在终于有了一些感悟,但是这些感悟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只能通过诗歌的韵律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诗坛的不满以及自己的创作心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尊重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