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少名山寄此身,聊将白水证前因。
时无鲍叔真知己,谁信曾参不杀人。
燕颌未封情落落,蛾眉何事詈申申。
一川香草犹堪拾,拟学长沙吊楚臣。

绝少名山寄此身,聊将白水证前因。

时无鲍叔真知己,谁信曾参不杀人。

燕颌未封情落落,蛾眉何事詈申申。

一川香草犹堪拾,拟学长沙吊楚臣。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绝少名山寄此身”: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名山大川之地,但心却寄于尘世之中,没有追求更高的理想。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诗人的自身,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执着和留恋。

  2. “聊将白水证前因”:通过饮酒来证明或回忆过去的事情,表明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惑和挫折时,选择用酒来麻醉自己,以此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3. “时无鲍叔真知己”:这里提到的“鲍叔”是指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鲍叔牙,而“知己”则表示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的朋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真正知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缺乏这样的朋友。

  4. “谁信曾参不杀人”:这是引用曾参的故事,他曾为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上贤能之士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于是否能够像曾参那样行仁施义的疑惑。

  5. “燕颌未封情落落”: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燕颌未封指的是没有功名利禄的束缚,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6. “蛾眉何事詈申申”:蛾眉指的是美丽的女子,而“詈申申”则是形容女子愤怒的样子。诗人在这里可能比喻那些口舌之祸,或是生活中的纷争与烦恼。

  7. “一川香草犹堪拾,拟学长沙吊楚臣”:这里的“香草”通常指代美好的品质或事物,而“长沙”和“楚”分别代表中国的两个历史地区。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即使在纷扰的世界中,依然可以找到值得珍惜的美好品质,并有意向历史上的伟人学习,如屈原、贾谊等人,他们都是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安危而忧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