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贡院衡鉴堂联》。全诗共八句,依次为:
- 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 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 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 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 典重求贤,荡节分持宣汉诏;
- 堂开吁俊,輶轩亲到采秦风。
下面是各句的翻译及注释:
- 郑重其事地寻求贤才,振奋节操以保持国家的稳定;
- 典故: “宣汉诏”指的是西汉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这里用来比喻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
- 译文: 严肃认真地寻找贤才,振奋自己的节操以保持稳定。
- 堂门敞开招纳英才,皇帝亲自到各地采集当地的风俗文化;
- 典故: “輶轩”是指轻便的车子,“采秦风”则是去采集秦地的风土人情,这里指皇帝亲自到各地考察。
- 译文: 堂门敞开以便招纳英才,皇帝亲自到各地采集当地的风俗文化。
接下来是对每句话的赏析:
- 第一句: 这句话强调了朝廷对于贤才的重视。”典重”表明这份重视不仅是形式上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求贤”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一种对于治国理政中不可或缺的智慧和才能的追求。这种对贤能的追求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也是古代王朝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二句: “荡节”在这里可能是指官员们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而”分持宣汉诏”则表明他们不仅要执行命令,还要确保这些政策能够被正确地理解和执行。这反映了古代官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执行命令,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 第三至第五句: 这三句继续描绘了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人们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它们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和追求。
- 第六至第八句: 这几句进一步扩展了前几句的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不仅关注个人的修养和能力,还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影响社会。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贤才的珍视、对于治理国家的智慧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社会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