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也自作元宵,缥缈天山雪正消。
熊隼猗那飘画戟,鱼龙曼衍踏春潮。
风姨舞罢吹衣细,月姊妆成满镜娇。
良友佳儿足幽兴,两家蜡屐未嫌遥。

奉和少穆尚书元夕步月原韵

边城也自作元宵,缥缈天山雪正消。

熊隼猗那飘画戟,鱼龙曼衍踏春潮。

风姨舞罢吹衣细,月姊妆成满镜娇。

良友佳儿足幽兴,两家蜡屐未嫌遥。

注释:

  1. 奉和:向人称道、仿效。奉(fèng):敬仰。尚书:官名,指少穆尚书。
  2. 元宵:正月十五的灯节,俗称“灯市”。
  3. 缥缈:形容轻淡而隐约的样子。天山:指天山山脉,位于中国新疆中部和南部,是古代西域地区的自然地理标志。雪正消:积雪开始融化消散。
  4. 熊隼:指传说中的猛兽,如熊或鹰之类的猛禽。猗那:文言文中表示动作缓慢的样子。
  5. 曼衍:连续不断的样子。鱼龙曼衍:这里比喻元宵节夜晚的灯火辉煌,像鱼儿游动,龙腾跃,连绵不绝。
  6. 风姨:神话中的风神,掌管风的神祇。舞罢:舞蹈结束。吹衣细:风神的衣袖随风飘动,轻轻拂过衣服,使衣服感到凉爽。
  7. 月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即嫦娥。妆成:化妆打扮完成。满镜娇:镜子上映照着嫦娥的美丽容颜,显得娇媚动人。
  8. 良友:好的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佳儿:美好的孩子,指有才华的人。
  9. 幽兴:高雅的兴致、乐趣。两家:两个家庭,这里指诗人的两个朋友家庭。蜡屐(gā jī):用蜡制成的木底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奉和少穆尚书元夕步月原韵》。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夜晚的美好场景,通过描绘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全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咏物诗。
    诗的第一句“边城也自作元宵”,直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元宵节。这里的“元宵”指的是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接着,第二句“缥缈天山雪正消”,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天山之上的雪开始消融,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熊隼猗那飘画戟”,以熊隼为引子,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生动景象。熊隼在天空中飞翔,其姿态优美,如同画戟一般。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四句“鱼龙曼衍踏春潮”,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气氛。鱼龙在水中嬉戏,仿佛在踏着春季的潮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节日的欢乐氛围,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
    第五句“风姨舞罢吹衣细”,以风姨为引子,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景象。风姨的衣袖随风飘动,轻轻拂过诗人的衣服,使他感到凉爽舒适。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节日的氛围,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之情。
    最后一句“月姊妆成满镜娇”,以月姊为引子,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美丽景象。月姊的妆容已经完成,她的身影映照在镜子之中,显得娇媚动人。这一描写不仅展示了节日的美丽景色,还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