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重引昔欢场,灯月何人共此堂。
六百馀年寻覆辙,菟裘怪底近沧浪。
诗句原文:
上元观演长生殿剧十绝句·其十
清歌重引昔欢场,灯月何人共此堂。
六百馀年寻覆辙,菟裘怪底近沧浪。
注释解释:
- 上元:指的是古代的元宵节,也是新年的开始。
- 观演:观看并欣赏《长生殿》这部剧。
- 十绝句:这是《长生殿》中的一个部分,每一句都有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 其十:是这一系列诗句中的第十句。
- 清歌重引昔欢场:通过清丽的歌曲,回忆起过去的快乐时光。
- 清歌:指清澈悦耳的声音,常用来形容音乐或歌声。
- 重引:再次引发,重新唤起。
- 昔欢场:过去的欢乐场所,这里指过去的生活或旧日的娱乐活动。
- 灯月何人共此堂:在灯光和月光下,没有人与我共同享受这份喜悦。
- 灯月:明亮的灯光和月光,常用来营造浪漫或宁静的氛围。
- 何人:询问是谁。
- 共此堂:共同享受这个场合或这个空间。
- 六百馀年寻覆辙:经历了六百年的时间,寻找过去的轨迹。
- 六百年:六年又一百天,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
- 寻覆辙:寻找过去的错误或失败的模式。
- 菟裘怪底近沧浪:奇怪的事发生在兔子的皮毛附近,靠近沧浪的地方。
- 菟裘:兔子的皮毛,引申为柔软的地方。
- 怪底:奇怪的地方。
- 近沧浪:靠近沧浪水,沧浪是大海的意思,常用来象征广阔或深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感慨。通过对比“昔欢场”和“灯月”,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同时,“六百馀年寻覆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重复错误的反思,而“近沧浪”可能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种怀旧与现实交织的情感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