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传银汉接黄流,迢递天孙不可求。
云锦织裳成几许,文星无数傍牵牛。
【注释】
银汉:指天河,银河。迢递天孙:传说中织女星的别称。黄流:黄河。牵牛:即牵牛星,又称织女星。文星:指文昌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观景而感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天上与人间相接的图景。前两句写天上银河两岸的景象;后两句写河上所见的景物。此诗意境优美,语言清丽,颇有韵味,堪称绝唱。
虚传银汉接黄流,迢递天孙不可求。
云锦织裳成几许,文星无数傍牵牛。
【注释】
银汉:指天河,银河。迢递天孙:传说中织女星的别称。黄流:黄河。牵牛:即牵牛星,又称织女星。文星:指文昌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观景而感兴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天上与人间相接的图景。前两句写天上银河两岸的景象;后两句写河上所见的景物。此诗意境优美,语言清丽,颇有韵味,堪称绝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诗句作具体分析。 首联“晚风吹不极,飞雨浩无边。”意思是说:晚风刮得很厉害,但吹不散漫天的大雨;滂沱大雨像倾盆一般。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暴雨来临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风雨变化的赞叹之情。这一句中的“飞雨”指的是阵发性的大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注释】 获鹿:县名,今河北省鹿泉区西。井陉道:古代关隘,在井陉县境内。三首:指诗的第三首。晓日:破晓时分的太阳。方障天:方:正。障:遮蔽。此指群峰高耸,遮蔽了初升的太阳。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如同飞鸟过河那样。 远树:远处的树木。犹藏雨:仍藏着雨水,即还下着小雨。 高城:指高大的山峰。烟:云雾。 牢落:寂寞冷落,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获鹿途中所作,写旅途所见所感。 “晓日不照地
驱马指榆水,晚阴山雨来。 诗句释义:驱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的天色中,山间云雾缭绕,细雨飘洒而下。 译文:骑着马指向榆水方向,傍晚时分,天边的云气渐渐凝聚,细雨开始飘落。 注释:驱马(骑马);指(指向) 榆水(指代榆河) 晚阴(傍晚的云气) 山雨来(山间的雨水纷纷降落) 前村一点火,倦客意悠哉。 译文:前方村庄里,一点火星闪烁,我这位疲惫的游子,心情悠然自得。 注释:前村(指前面村庄);点(点燃)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 城边沙水路,数里入山村。 高处云封屋,秋来草没门。 牛羊缘涧远,童稚避人喧。 却听樵歌返,前峰日已昏。 注释: 1. 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其一:这是第三首诗,题目是《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 2. 城边沙水路:城外有一条沙质的水路。 3. 数里入山村:走了几里路才进入山村。 4. 高处云封屋:在高处可以看到云雾遮蔽了房屋。 5. 秋来草没门:到了秋天
【注释】: 1. 雨脚背城见:雨水滴落,落在城墙上。 2. 前村开晚晴:傍晚的阳光照进村庄。 3. 近山风转急:接近山脉的地方,风变得特别大。 4. 隔水月初生:在隔水的月亮刚刚升起。 5. 树杪悬灯火:树枝的顶端挂着灯火。 6. 隐碓声:隐约地听到舂米的声响。 7. 今宵魂断处:今天晚上我魂牵梦萦的所在。 8. 野馆醉三更:在野外的客栈里醉酒到三更天。 【赏析】:
诗句原文: 把酒说并州,茫茫感昔游。 边声催月晓,山气压城秋。 桑落经时醉,黄花九日留。 君归渡汾水,为问雨中舟。 注释解释: - 把酒说并州:用美酒作比喻,表达对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深厚感情。 - 茫茫感昔游:形容时光飞逝,感慨过去的游历和经历。 - 边声催月晓:边塞的风声如同催促,使得夜晚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 - 山气压城秋:形容山峦在秋季的景色下显得更加雄伟,给城市带来一种压抑感。 -
送吴天章之太原二首 其一秋雨势不已,秋风动万山。 送君蓟门路,计日井陉关。 水暗黄榆色,峡回青玉颜。 犹馀马行处,凭梦一追攀。 译文: 秋雨连绵不断,秋风席卷着群山。 送你去蓟门的路,我们计划着在井陉关相见。 河水映照着黄榆的色彩,峡谷环绕着青玉石的容颜。 还有你骑马走过的地方,我会梦见它再追随你的脚步。 注释: 1. 秋雨势不已:形容秋天的雨水持续不断地下个不停。 2. 秋风动万山
【注释】 1. 芟竹:即《咏竹》诗,作者自作,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 2. 抱节:指竹子挺直、高耸的姿态。 3. 多:多次。 4. 窗影:指竹子的影子,因为竹子在夜间会反射月光和灯光,所以影子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5. 瘦:形容竹子的枝干细长,也形容竹子的形态美。 6. 雨声疏:指雨水打在竹子上的声音稀疏。 7. 衰晚日:指秋天的夕阳,因为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所以用“衰晚”来形容。 8
孤酌 短烛照孤酌,长宵容苦吟。 窗虚闻雨细,人静觉秋深。 儿女迎寒病,乡园久客心。 无因得料理,争遣不侵寻。 注释: 1. 孤酌:独自饮酒。 2. 短烛:微弱的蜡烛,代表孤独和寂寞。 3. 长宵:漫长的夜晚。 4. 窗虚:窗户透风,空荡荡的。 5. 雨细:雨声细腻,仿佛是细针般的敲击。 6. 人静:人很少,安静。 7. 秋深:秋天的夜晚,感觉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8. 儿女:子女或年轻男女
《中秋夜》 秋气驱残雨,空庭来远飔。 一杯桑落酒,半夜月明时。 久客嫌宵永,初寒觉醉迟。 还将萧瑟意,遥与菊花期。 注释: 1. 秋气驱残雨:秋天的气候使得残留的雨水消散。 2. 空庭来远飔:庭院中传来阵阵凉风。 3. 一杯桑落酒:一杯用桑树落叶泡制的美酒。桑落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酒,以桑树叶为主要原料制成。 4. 半夜月明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月亮明亮。 5. 久客嫌宵永
桃花浪落失残春,鹢首风高阻去津。 三老惯知河伯意,金钱偏与赛夫人。 注释: 1. 桃花浪落失残春:桃花随着波浪飘落,春天也失去了它的身影。 2. 鹢首风高阻去津:鹢鸟的头部被风吹得很高,阻碍了船只的通行。 3. 三老惯知河伯意:三位老者(河伯,指黄河)知道河水的性情和意愿。 4. 金钱偏与赛夫人:这里的“金钱”比喻金钱,而“赛夫人”指的是比赛谁更美丽或更有价值。 赏析:
注释: 夷门:指战国时赵国的公子无忌隐居之处。 入关娄敬奉前旌,姓氏谁闻鲁两生:娄敬(字敬仲)入秦为使者,献《关中记》给秦王赢政,赢政封他为“奉常”。姓鲁的两位隐士是伯牙和俞伯牙。 十日春风千丈土,夷门独去吊侯嬴:十年后,当嬴政要攻打赵国之时,才想起当年在夷门遇到的那位隐士。于是派人请来,问他:“你是谁?”答:“我姓张。”于是赐其五马之皮,任其为上大夫。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排挤出朝廷
青龙冈北渡河口占 杏花风飐榜人歌,一瞬轻舠济大河。 解道险巇有安稳,祇应银汉日颠波。 注释: 青龙冈:地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县。渡口:指青龙冈北的渡口。 杏花风飐榜人歌:风吹动杏花,歌声飘荡。 一瞬:一瞬间。 轻舠:轻船。 解道:懂得。 险巇:比喻危险的处所或困难的境地。安稳:平稳安全。 祇应:只应该。 银汉:银河,指天上的天河。 颠波:翻腾动荡。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
诗句释义: 自济宁至清江浦舟中杂诗六绝句其四 柳带浓烟千顷新,年年空护锦帆春。 祇今飞絮凭谁管,惟有随波上下人。 译文: 柳树的烟雾缭绕着一片新绿的水面,每年春天都有人在保护华丽的船帆。现在只有随风飘荡的人来清理那些飞舞的柳絮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好和繁忙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柳带浓烟千顷新”以浓重的烟幕描绘了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注释】 湖上:湖面上。残秋:秋天的末梢,指深秋或晚秋。隔岁情:一作“隔年情”。扁舟梦:指梦中的小舟。扁舟:小船。篷窗:船篷上开的窗户。看晚晴:欣赏夕阳西下的景象。 【赏析】 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中间用"独倚篷窗"过渡。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细腻生动,尤其是对湖上的景色描写,如"雪芦霜树映妆成"、"渔歌唤起扁舟梦"等,都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译文】 江上船只如林,北来船只向北驶。南来的客船进入我耳内,我总感到可怜。忽然间风声逼来,是吴语的呼唤声,却想起了昌亭夜唤船。 【注释】 自济宁:从济宁出发,即从山东出发。 清江浦:古运河名,在今江苏淮安。 历历:形容船只众多。 北天:指南方。 吴侬:指吴地方话,这里泛指南方人说话的声音。 昌亭: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附近。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乘船由山东至江南时所闻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