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噩梦觉犹憎,十载衣尘涤未能。
学筑沧浪亭子好,苍茫不共酒人登。
【注】刘波山:即刘克庄(1187~1269) 字潜夫、后改号公辅,莆田人。南宋诗人,词坛上与辛弃疾齐名,并称“辛刘”,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沧浪亭:在苏州沧浪亭公园内,为五代时吴越国钱氏所建,历代屡经改建,现存为明嘉靖年间建筑。
寻梦终难醒,犹恨梦非真。
十载衣尘积,未得涤尘痕。
筑亭意何在,好景不与群。
苍茫多野色,登览总关情。
【赏析】
首联说:“追寻噩梦觉犹憎,十载衣尘涤未能。”追思梦中的恶梦醒来仍然憎恶着,十年来衣上积了尘土却未能洗净。
这两句写自己对梦中之事的憎恶和现实中的无奈。
颔联说:“学筑沧浪亭子好,苍茫不共酒人登。”想学习造一座沧浪亭,但觉得它没有沧浪亭那样雄壮。想和朋友一起登山,但不想和他们一起去,因为山高路远,怕他们受累。
这两句写自己想模仿古人建亭修山,但因山势高大,又恐友人劳顿而作罢。
颈联说:“苍茫不共酒人登。”想和朋友一起去饮酒赏景,但不想和他们一起去,因为山上荒凉,景色也无甚可观。
此联写自己想与朋友同饮赏景,但又因山中荒寂无人而作罢。
尾联说:“登览总关情。”不管去什么地方,总是牵动着他的心。
这句是说自己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把感情寄托在那里。
此诗写自己对梦境的眷恋及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梦为线索,以“梦”和“沧浪亭”为意象,通过反复咏叹,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