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初心拟隐沦,投林挥手莫逡巡。
漂摇屋宇惭新主,老大文章想替人。
远海忽传珠徙日,高梧长忆凤栖晨。
书窗映竹题诗处,未必官奴与扫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共四道小题,每道小题5分,其中第一小题3分,第二小题2.5分,第三、四小题各3分,共14分。此题属于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小题至少涉及诗词中的两个方面。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诗中相关意象,运用手法特点来分析即可。本诗前两句写诗人卜筑池上,想隐退山林;后两句写投林挥手,不再迟疑。中间四句写屋宇漂摇,愧为新主;老大才思,想替人着想。最后两句是说:忽然间远海传来消息,说珍珠被移到了太阳那里,长记起高高的梧桐树上,有凤在栖息早晨。最后一句“未必官奴与扫尘”,意思是说:我虽然不是官员,但也不是奴仆,用不着你替我打扫房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的无奈和愤懑之情。

【答案】

①卜筑池上拟隐居,投林挥手莫逡巡。(《归园田居》其一)②屋宇漂摇新主惭,老大文章想替人。(《归园田居五首·其四》)③忽传珠徙日移栖,高梧长忆凤巢晨。(《归园田居五首·其四》)④书窗映竹诗题处,未必官奴与扫尘。(《归园田居五首·其四》)⑤“投林”指辞官归田。“莫逡巡”意谓辞官归隐,不必犹豫徘徊,应毅然决然。⑦“珠徙”即指“珠还”或“珠返”。《旧唐书·刘晏传》:“(宝历元年)十二月,出内库珠千颗以济贫乏。”又据《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西川节度使高骈奏于成都府城南门之东,凿山为亭,贮江水百斛于中,谓之‘聚景’……时有诏赐钱帛,皆充水用。于是成都人得浣濯于锦江矣。”此处“珠徙”当指朝廷赐予诗人钱财,诗人得以安家,所以作者说:“忽传珠徙日移栖。”⑧“高梧”即高大的梧桐树。“巢晨”指凤凰所栖息的地方。此处暗用《楚辞·离骚》“凤皇孔鸟兮,宁尔死乎羽翼?……吾令凤皇飞腾青云上兮,又集君食上林中。”⑨“书窗”指书房窗户。“映竹”指窗外的竹子。这里诗人用竹林来比喻自己的心志。⑩“未必”表示不一定的意思。“官奴”指侍从仆役。“扫尘”意为打扫居室。“未必”二字表明诗人并非不愿过清幽的生活,也并非不重视官职俸禄,而是不屑于侍从仆役的卑贱身份,不愿意像仆役一样去扫除尘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