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矣应怜缩手时,卿筹烂熟我筹之。
安排写集三千卷,删尽刘郎本事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此题要求对“感旧,集定庵句”逐句释词并赏析。解答时,先解释全诗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技巧,最后指出其作用。
“倦矣应怜缩手时,卿筹烂熟我筹之”,意思是:已经厌倦了,应该怜悯那些袖手旁观的时候吧;你们筹划得那么熟练,而我筹划却那么笨拙。“倦矣应怜缩手时”,写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已感到疲惫不堪,而那些投机分子则在一旁观望等待时机,这一句是说诗人对那些置身事外、不思进取的人表示同情。“卿筹烂熟我筹之”,写诗人与朋友们一起策划,但朋友们谋划周密而自己谋划拙劣。这一句是说诗人与朋友们一起策划,但是朋友们谋划周密而自己谋划拙劣。诗人自谦不如人,也暗寓了对自己政治上失意的一种无奈。
“安排写集三千卷,删尽刘郎本事诗”,意思是:精心组织写成了一部书三千卷,删尽了刘禹锡的《浪淘沙》等诗歌。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像刘禹锡那样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但在文学创作方面还是下了功夫的。诗人用刘禹锡来作对比,表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作为,但在文学创作上还是有成绩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自负和自豪。
“感昔曾为同社侣,恨无金弹击奸邪”,意思是:感慨过去曾经是同社的伙伴,可惜没有金弹去打击奸邪之人。这句诗表面上说没有机会去打击奸邪之人,实际上是讽刺那些不参与政治、不关心国事、只知享乐的达官贵人。
“平生所志竟如此,岂料今日身弃遗”,意思是:平生所追求的志向竟是这样,没有想到今天竟然要被抛弃。这句诗表面上说是自己被抛弃了,实际上则是说自己一生的追求和努力都白费了。
“何当更觅东山去,回首空余百尺楼”,意思是:什么时候再去寻找东山呢?回头望去只见空余的百尺高楼。诗人用东山比喻自己的理想境界,东山是晋代谢安退隐之处,这里用来象征自己退隐后的理想生活场所,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山林的愿望。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又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他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主张变革,有进步意义。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矛盾,语言流畅,富有文采。
首联“倦矣应怜缩手时,卿筹烂熟我筹之”,写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已感到疲惫不堪,而那些置身事外、不思进取的人表示同情。诗人用刘禹锡来作对比,表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作为,但在文学创作方面还是有成绩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自负和自豪。
颔联“安排写集三千卷,删尽刘郎本事诗”,写诗人在政治斗争中已感到疲惫不堪,而那些置身事外、不思进取的人表示同情。诗人用刘禹锡来作对比,表明自己虽然在政治上没有作为,但在文学创作方面还是有成绩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的自负和自豪。
颈联“感昔曾为同社侣,恨无金弹击奸邪”。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也不是那种只顾享受、不关心国事的人。只是没有机会去打击奸邪之人。这是作者对现实的看法,也是作者自我安慰的话。
尾联“何当更觅东山去,回首空余百尺楼”,写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在东山之上,过一种清静的生活。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