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处曾探。量泉惠麓,踏藓灵岩。多少吴娃,明妆倚舫,玉面乘篮。

秧田竹屋芦帘。指归路、垂虹旧谙。瑟瑟波摇,弯弯月唱,好个江南。

柳梢青·效许圭塘体四首(其二)

佳处曾探。量泉惠麓,踏藓灵岩。多少吴娃,明妆倚舫,玉面乘篮。

秧田竹屋芦帘。指归路、垂虹旧谙。瑟瑟波摇,弯弯月唱,好个江南。

注释:

  1. 佳处曾探:曾经探访过美好的地方。
  2. 量泉惠麓:指的是山脚下的泉水清澈见底。
  3. 踏藓灵岩:在灵岩山的石缝中踩着苔藓而行。
  4. 多少吴娃:形容美丽的女子众多。
  5. 明妆倚舫:形容女子们穿着明亮的妆容,靠在船上。
  6. 玉面乘篮:形容女子们的脸庞如同白玉般美丽,乘坐篮子。
  7. 秧田:指的是插秧的田地。
  8. 竹屋:指的是用竹子搭建的房屋。
  9. 芦帘:用芦苇编织的帘子。
  10. 指归路:指引去的路。
  11. 垂虹:指的是桥名,也代指桥。
  12. 瑟瑟波摇:形容水波轻轻摇曳的声音。
  13. 弯弯月唱:形容月亮弯曲的样子,好像在唱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许珪塘体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有对山水的赞美,也有对人物的描绘,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融合,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