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性慕栖逸,未获辨鸿装。
开年黉舍静,报谒因抠裳。
清言忍遽别,竹影移绳床。
芼蔬趣留饮,牵迫辞举觞。
厚意使心醉,何必同渴羌。
斯文准崔蔡,讵可穷公藏。
想见寻道味,陈编诵琅琅。
三闲屋打头,俯仰宽八荒。
从公乐乎此,莫叹瓶无粮。

【注释】

过苏耕馀教授斋赋赠:到苏耕馀教授的书房赋诗赠送。耕馀,名植,字耕馀,号耕余子,浙江慈溪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有《耕馀遗稿》。栖逸:指隐居生活。鸿装:指朝廷。开年:春节之后。黉(hóng)学:古代学校名。这里指私塾。抠(kōu)裳:穿好衣服。清言:高洁的言语。竹影移绳床:形容环境幽静,可以让人忘却俗世之扰。荇(xìng):一种水草,可供食用。芼(mào):挑选。留饮:请客饮酒。牵迫:被推辞。辞举觞(shàng):不喝酒。厚意:深厚的情意。心醉:心里感到快乐和满足。渴羌(qiǎng):口渴的人。斯文:指儒家经典。准崔、蔡:指唐代大儒韩愈与宋代学者崔铉、蔡襄。穷公藏:把学问全部献给他人。想见:希望见到。道味:指读书的趣味和心得。陈编:陈旧的书籍。三闲:指读书时三种悠闲自在的情景。打头:指读书的开头处。俯仰:低头抬头,形容空间的广阔。八荒:指天地四方极远处。乐乎:乐于。瓶无粮:比喻没有粮食的贫困。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是作者在新春佳节过后第一次去拜访友人耕馀时所作。全诗四首,此为第四首。

首句“鄙性慕栖逸”,表明自己志在隐居,不愿做官。第二句“未获辨鸿装”,表示自己没有机会出仕做官,因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科举制度已经废除。第三句“开年黉(hòng)学静”,写自己来到友人家中后发现其书房非常安静,没有喧闹的噪音。第四句“报谒因抠裳”,表示自己前来探望友人是因为有事情需要向他请教或者请求帮助。第五句“清言忍遽别”,表示自己的内心非常不舍,但因为有事必须离开。第六句“竹影移绳床”,写自己离开时看到竹影在地上移动,好像是在拉着绳子一样。第七句“芼蔬趣留饮”,表示自己留下来陪友人吃饭,享受美食。第八句“牵迫辞举觞”,表示因为有事不得不离开。第九句“厚意使心醉,何必同渴羌”,表示自己非常感谢友人的热情招待,即使没有喝上酒也很开心。第十句“斯文准崔、蔡”,表示认为学问就像韩愈和崔铉、蔡襄一样博大精深。第十一句“讵可穷公藏”,表示认为学问应该无私地奉献给他人,而不是只保留在自己身边。第十二句“想见寻道味,陈编诵琅琅”,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找到读书的乐趣,并且能像古人那样认真钻研书本。第十三句“三闲屋打头,俯仰宽八荒”,表示自己希望在书房里度过一个悠闲自在的下午,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开阔如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第十四句“从公乐乎此,莫叹瓶无粮”,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在书房里尽情享受知识的乐趣,不要感叹自己没有饭吃。最后一句“莫叹瓶无粮”,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没有粮食,但是并不感到饥饿,因为能够在这里学习就已经很满足了。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