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树响城隅,蔓草泫城上。
此闲夜色幽,想见佛灯亮。
既霁行归休,野水有微涨。
缅昔白驹张,畚筑事一饷。
阅人宁足计,望古吾何怆。
长歌敌秋气,放士老更放。

【注释】

七月:农历七月。满月:十五的月亮。精舍:佛寺的别称。汪旭瞻:诗人的朋友。坐雨:在下雨中坐谈。东坡韵:指苏轼的诗韵。二首:两首诗,这里指第二首,第一首已佚。其二:这是第二首的第一句。杂树:各种树木。城隅(ju):《太平御览》卷八一九引《晋书》:“吴郡太守顾琛,性俭约,不营府第,宅居临浦,对岸为城。每夏月,常独乘小船,游于江涛之中。”此句意谓:城中杂树,发出声响,犹如在城角鸣叫。蔓草:蔓生的草木。泫(xuàn)上:水滴滴落。想见:想象得到。佛灯:佛寺里供佛用的灯光。亮:明亮。既霁:天放晴了。行:行走。归休:回家休息。野水:城外的河水。微涨:水位略为上涨。缅昔:远想从前。白驹张:指汉代的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曾做过汉朝的太中大夫、给事黄门等闲职,因遭谗言被免职。王莽时期,扬雄曾避乱隐居在家,后来出仕做了大司马的车骑将军,但不久即告病辞职回乡,晚年时穷困而死。事一饷(shǎng):从事某项工作很短的时间。畚筑:筑墙挖土,是建筑工匠的工作。这两句大意是:天放晴后便回家休息,城外的河水微微上涨一些,回想从前扬雄曾经从事某项工作的短暂时光。阅人:观察人的行为。宁(níng)足计:怎么能够用人的多少来计划呢!望古:远看古代的事。何怆(chuàng):何以悲伤?怆,悲伤之意。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作者正贬谪到黄州,在黄州与友人同游赤壁,又与友人共话人生,心情颇为愉悦。诗中“既霁”二句写晴后归休的情景,“缅昔”四句追忆扬雄,感慨人世沧桑;“长歌”二句以曹操自比,表现豪迈情怀。全诗风格沉郁顿挫,意境阔大深远,语言质朴自然。

其一:

杂树响城隅,蔓草泫城上 。

此闲夜色幽,想见佛灯亮 。

既 霁行归休,野水有微涨 。

缅昔白驹张,畚筑事一饷 。

阅人宁足计,望古吾何怆 。

长歌敌秋气,放士老更放 。

译文:

城隅的树木发出声响,蔓生的草木洒着露珠 。

这宁静的夜色多么幽深,想象得到佛寺里的灯光明亮 。

天刚放晴就回家休息,城外的河水略微升高 。

回想从前扬雄曾经从事某项工作短暂时光 。

观察人的行为怎能够用人的多少来计划,远看古代的事我何以悲伤?

长歌能消解秋天的萧瑟之气,旷达之士年纪大了更旷达 。

【其二】

此闲夜色幽,想见佛灯亮 。

既 霁行归休,野水有微涨 。

缅昔白驹张,畚筑事一饷 。

阅人宁足计,望古吾何怆 。

长歌敌秋气,放士老更放 。

译文:

此闲夜色多么幽深,想象得到佛寺里的灯火明亮。

天刚放晴就回家休息,城外的河水略微升高 。

回忆从前扬雄曾经从事某项工作短暂时光 。

观察人的行为怎能够用人的多少来计划,远看古代的事我何以悲伤?

长歌能消解秋天的萧瑟之气,旷达之士年纪大了更旷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