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明山宾,读书何堪官。
君胡读不辍,岂乐在考槃。
不见当路子,百年但笑端。
臧谷等亡羊,我自惜跳丸。
仲任苦阅市,令狐常借看。
况此签帙富,津逮知非难。
是身椰子大,万卷何处安。
憎人异郗公,中有渤澥宽。
【题解】这是一首赠诗,是诗人对友人读书图的题咏。
“人言明山宾”,明山宾是唐代著名隐士,隐居于嵩山,与李白、贾岛、刘长卿等有交往。“读书何堪官”,指读书人仕途坎坷,不能为官,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君胡读不辍”,意为你为什么不停止读书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执着读书精神的高度赞赏。“岂乐在考槃”一句,出自《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蔓。为絺为绤,服之无斁。”意思是说:“葛藤蔓生,覆盖了田野中的谷地,黄鹂展翅高飞,落在树荫之中,歌声婉转悦耳。葛藤蔓生,覆盖了田野中的谷地,葛叶茂盛而稀疏,是收割是捆扎。制作葛布或葛衣,穿着它不觉得厌倦。”这里用“考槃”比喻读书,表达自己对读书的热爱。
“不见当路子”,意谓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长官。“百年但笑端”,意谓终身不得志,只能苦笑而已。“臧谷等亡羊”,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是:“臧氏、谷梁氏,是食于子也,尚为有主乎?”“我自惜跳丸”,“丸”是弹丸,喻指时间。意谓自己珍惜时间,如弹丸般飞逝。
“仲任苦阅市”,仲任即仲长统,东汉末年思想家。“令狐常借看”,令狐者不详,可能是友人的字号。“况此签帙富”,“签帙”指书卷,“津逮”指传授。意谓此书卷众多,能从中学习到的东西多。“是身椰子大”,意谓我的身体虽像椰子那么大,但所要阅读的书却多得无法容纳。
“憎人异郗公”,“憎人”指友人,“郗公”即郗超,东晋大臣。“中有渤澥宽”,意为其中有很多宽广的地方。“渤澥”是大海的意思。这句话是对友人的赞美,说他胸怀博大,容得下很多学问和知识。
【注释】 人言明山宾,读书何堪官。君胡读不辍?岂乐在考槃。不见当路子,百年但笑端。臧谷等亡羊,我自惜跳丸。仲任苦阅市,令狐常借看。况此签帙富,津逮知非难。是身椰子大,万卷何处安。憎人异郗公,中有渤澥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坚持读书的精神高度赞赏,并对其学识渊博表示钦佩。
首联以“人言明山宾”开篇,点明了诗人的朋友身份和地位。接着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问题:为何读书之人会官运不佳呢?这里的“读书何堪官”并非单纯指仕途上的不顺心,而是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当时文人群体在政治舞台上的尴尬处境。这种困境在当时文人中普遍存在,他们往往被贬谪、流放,甚至失去生命,但依然坚守着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颔联“君胡读不辍”则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对于读书的执着和热爱。这种执着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挑战,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挑战。他不畏权贵,不惧生死,只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精神不仅令人敬佩,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颈联“不见当路子”和“百年但笑端”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绘友人的处境。他虽然身处官场,却没有得到重用,只能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这种境遇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对友人产生偏见或歧视,反而通过对比来突出友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尾联“仲任苦阅市”和“令狐常借看”则再次强调了友人的学识渊博和博大胸怀。他不仅能够博览群书、广纳百家之言,而且还能将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种能力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更是他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影响。
最后两句“况此签帙富,津逮知非难。是身椰子大,万卷何处安”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既然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和学问,那么想要掌握这些知识并非难事。然而他却选择了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和奉献社会,而不是沉溺于个人名利之中。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读书精神的歌颂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