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下东海,聚散叹无端。
奇字家声久,先芬手泽寒。
传家书剑绝,医俗子孙难。
文物东南尽,千秋诲盗看。
解析:
第一句:“乡书告余前岁虞山失陷余园宅已化焦土盖先洗劫财物书籍而后焚我园宅以掩迹所馀者厨下耳”。
- 注释:乡书,指的是从家乡寄来的消息。前岁,指的是前一年。虞山,即今天的南京紫金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收到家乡消息后得知自己的园林被焚毁的情景。园宅(即园林),被化为废墟,只剩下了厨房。
- 译文:家乡来信告诉我前一年的南京(虞山)园林被毁,我的园林已成焦土,先是抢劫财物书籍,然后焚烧我的园林以掩盖罪行。
第二句:“汗牛下东海,聚散叹无端”。
- 注释:汗牛,形容运输书籍的车辆装载的书籍非常多到使牛都出汗的程度。这里用来形容书籍之多。东海,指东海地区,古代书籍多从中原运往南方,故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聚散,指聚集与分散,这里形容书籍从四面八方涌来又四处散开。
- 译文:书籍如潮水般从全国各地汇聚至东海,聚散无常让人叹息。
第三句:“奇字家声久,先芬手泽寒”。
- 注释:奇字,指的是罕见或者独特的文字。家声,家族的声誉或传统。先芬,指先辈留下的珍贵物品,通常是指书法作品。手泽,指亲手留下的痕迹,也指书法作品。此处强调的是书法和家族传统的价值。
- 译文:家族独特的书写风格历史悠久,先辈留下的珍贵书法作品依然散发着寒气。
第四句:“传家书剑绝,医俗子孙难”。
- 注释:传家书剑,指代家族中流传的书信、武器等重要文献。绝,断绝、消亡之意。医俗,指医治社会习俗。子孙,指后代或继承家族事业的人。
- 译文:由于家族的重要文献被毁,传承下来的书信、武器等已经消失,治疗社会风气的任务变得异常艰难。
第五句:“文物东南尽,千秋诲盗看”。
- 注释:文物,指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东南,这里可能指中国东南部。诲盗,教育盗贼。看,观察或审视。
- 译文: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遗产已经耗尽,而那些能够教育盗贼的东西却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家族因战乱而损失巨大,尤其是失去了珍贵的文化资产(书籍、书信、武器等)和历史遗迹的过程,表达了对战争破坏文化财产、影响家族传承的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变迁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同时,诗歌也传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鼓励读者珍惜文化遗产,并为之努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