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翻天地,秋风裂肺肝。
前军俱不发,倚马独长叹。
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
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
【注释】
醉眼:指醉酒后的双眼。翻天地:形容醉酒后酒气上冲,神志昏乱。秋风裂肺肝:秋天的风猛烈地吹着,像要把人的肺和肝吹破。前军:指军队中的前锋部分或先锋部队,这里指主战场的前锋部队。俱:都。不发:没有行动。倚马:指马上写作,即写诗。独长叹:独自长时间地叹息不止。天末:天边,这里指远方。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在遥远的天边,诗歌还雄劲有力,而闺中的将士已经冻得骨头发凉了。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冰冷的天空下,用冻得结冰的墨汁作墨,笔尖削到了笔毛的最前端,这里形容诗人创作之艰难。
【赏析】
《中原纪略》是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所撰,其中“十八首”是作者对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等朝的追忆与评论。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题目为第一首。全诗八句四联,第一二联为第一联,描绘出一幅悲凉的战场画面;第三联为第二联,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无奈之感;第四联为第三联的补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局势的悲观态度。
首联“醉眼翻天地,秋风裂肺肝”。此联以醉眼写战场,形象地描绘出了战争的景象。“翻天地”形容战争的场面浩大,“秋风裂肺肝”则写出了战争的残酷程度。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战场的惨烈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前军俱不发,倚马独长叹”。这句诗描写了战场上的情景。“前军”指的是前线的部队,“都不发”则是说前线的部队都已经停止了行动,“独长叹”则表现了诗人独自感叹的情绪。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颈联“天末诗犹壮,闺中骨已寒”。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在远处的天空下,诗歌还在激昂地表达着诗人的情怀;而在闺房之内,将士们的骨头已经被寒气所侵蚀。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身处不同环境时的情感状态,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尾联“冰天呵冻墨,笔削到毫端”。这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以“冰天”形容寒冷的天空,再用“呵冻墨”来形容笔锋锐利如刀。最后一句“笔削到毫端”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程度。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前途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