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云地道无成,人定胜天,一线终能存庙祀;
太息江流不转,心坚匪石,千年何处起波澜。

【注释】

  1. 地道: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
  2. “人定胜天”: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汉初著名谋臣)。”后用以比喻人定胜天。
  3. 太息江流:即长江,因屈原《哀郢》中有“哀民生之多艰,叹府廷之不平”的句子,所以后人以“太息”指代悲叹之声。
  4. 心坚匪石:语出《诗经·邶风·柏舟》,意在表达女子贞节之心坚如磐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贞女守节的坚定信念,颔联感叹江水不转,暗寓世事无常,末联则赞扬其贞烈之心。整首诗表达了对贞节女子的赞美和敬意。

送林贞女未婚守节联
敢云地道无成,人定胜天,一线终能存庙祀;
太息江流不转,心坚匪石,千年何处起波澜。

注释:

  1. 敢云地道无成:我敢说,人死后的灵魂是不灭的,地底的世界也并非虚无。
  2. 人定胜天:人的意志可以战胜自然的力量。
  3. 一线终能存庙祀:尽管道路艰难险阻,但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希望存在。
  4. 太息江流不转:长江的水势是不会改变的,象征着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
  5. 心坚匪石:内心坚定如同坚硬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坚守贞节的女子所写,表达了对她坚定信仰和崇高品德的赞美之情。首联通过“人定胜天”和“一线终能存庙祀”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女子守节行为的敬佩和肯定。她不畏艰难,坚信自己的信仰,即使面对种种困难,也绝不放弃。这种坚定的信念,正是她能够坚守贞节的精神支柱。

而“太息江流不转,心坚匪石”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女子内心的坚定。她的内心如同坚硬的石头一般,无论遭受何种打击,都无法动摇。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让她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守节愿望。

最后一句“千年何处起波澜”,则是对历史长河的一种隐喻。它暗示着这位女子的行为虽然在当时可能并不被理解或接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她的坚守和牺牲将会被永远铭记。

这首诗通过对这位女子守节行为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忠贞不渝精神的推崇和敬仰。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像这位女子一样,坚守信念,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