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还来杜拾遗,春残回首放翁诗。
他生据乱无先后,开过平花我到时。
【注释】
- 甲戌:年号(344),公元348年。
- 故宫:指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
- 太平花:即牡丹花。
- 他生:来世。
- 据乱:混乱。
- 开过平花:即在春天开放时,花瓣平整如新。
- 我到时:我到了这里。
【赏析】
《甲戌暮春过故宫太平花已残》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此诗写于1934年,当时作者已经辞官归隐,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在游览金陵城后,他来到南京城西的明故宫遗址上,看到了盛开的牡丹花,于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绝。全诗以时间为线索,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乘兴还来杜拾遗”,意思是说作者乘兴来到了杜拾遗的故居,也就是现在的明故宫遗址。杜拾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别称,他的故居位于长安城西,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长安城。诗人通过这一地点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杜甫的敬仰之情。
次句“春残回首放翁诗”中的“放翁”是指南宋词人辛弃疾,他曾经在绍兴任职,与杜甫有着相同的经历。这里的“回首”表示诗人回想起过去的经历和历史。辛弃疾曾写过一首名为《青玉案·元夕》的词,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忧虑之情,而这首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三句“他生据乱无先后”中的“他生”指的是来世,“据乱”则是指混乱。这里的关键词“无先后”表示来世的历史将由谁来主导,以及未来的世界将如何发展。诗人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末句“开过平花我到时”中的“平花”是指平坦的花朵,“我到时”则是指作者来到这个时空的时间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的感叹和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接受。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