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长安觅水滨,薄阴池馆醒愁人。
高楼脉脉来芳恨,胜地年年踏好春。
柳眼看从烟外缬,裙腰偏傍草边新。
花飞南国如相忆,为道兰成意未申。

【解析】

本诗是一首游历长安名胜古迹的七绝。诗人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长安三贝子花园的美丽景色,抒发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答案】

注释:清明时节去长安,寻找水边的美景消愁闷。高楼之上传来阵阵花香惹人愁,美好的春光年复一年地赏玩。柳树婀娜多姿仿佛烟中缬,裙腰飘逸傍着新绿草色新。南国花飞似在怀念你我,为的是表达兰成王的未尽衷情。

赏析:

此诗描写清明时节诗人游览长安名胜时所见所感。首联即景生情,点明题旨。诗人来到池馆,虽已“薄阴”但仍然“醒愁人”。第二联进一步渲染氛围。“芳恨”“芳春”,既点出“楼台”,又暗寓诗人的心境,透露出诗人欲寻美景消愁而不得的苦闷。“芳恨”之词用得极妙,使读者仿佛听到芳草间隐隐传来的幽怨之音。这幽怨似乎与“芳春”有关,也正因如此,才使得诗人更加心烦意乱。第三联写景,第四联抒情。“柳眼”句,写垂柳随风拂动如烟雾缭绕,形象鲜明生动。“裙腰”句,写柳枝轻拂裙腰,衬托出诗人心情之愉悦。“南国花飞”句,既是写景,更是抒情。诗人想象着南国鲜花飞来的情景,似乎在说:你在南国还好吗?我思念你啊!最后一句,诗人直抒胸臆。他希望兰成王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要辜负自己一片深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