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桃接李尽成春,果硕花浓树愈新。
难怪球西新辟地,白人换尽旧红人。
【注释】
己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在京会试的举人、上书请愿,反对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西太后垂帘听政,发动“戊戌政变”,被囚禁于瀛台。
移桃接李:移植桃树和李树,使园中春意盎然。
果硕花浓:指果实硕大,花朵浓密。
果硕花浓树愈新:比喻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新辟地:开拓新天地。
白人换尽旧红人:原指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歧视政策,即“驱逐华人”的政策。后来用来讽刺那些排斥异己、任用外国人为政府官员的政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时写的。诗中的“己亥”二字,既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这个特定的历史年份,又寓有对当年发生的戊戌政变的悲愤之情。诗的首句,通过移植桃树和李树使园中春意盎然,暗指国家的春天已经到来。第二句则进一步发挥这一意思,说明国家已经繁荣昌盛,老百姓安居乐业了。第三句是说,原来排斥中国人的“白人”已经被赶走,现在连“旧红人”也被换上了新的“白种人”。最后一句是说,这种排斥异己、任用外国人的做法,是历史上民族歧视政策的延续,是不应该提倡的。诗人在这里运用典故,含蓄而有力地批评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民族歧视现象。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