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曾忍死须臾坐,正用此时持事来。
今午垂帘春睡起,拥垆拈箸拨寒灰。
【注释】
- 忍:忍耐。
- 须臾:片刻。
- 持事:指处理事务。
- 今午:今天。
- 垂帘春睡:在春天的午后,躺在床上休息。
- 拥炉:抱着火炉取暖。
- 拈箸拨寒灰:用筷子挑动着寒冷的火灰。
【赏析】
《己亥杂诗》是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忍死须臾坐”起兴,表明自己对清王朝统治者不思改革、苟且偷安的现状极为愤慨,但又因处境险恶、身陷逆境而不得不暂时忍耐。接着以“正用此时持事来”作结,表示自己正在利用这个时期为国尽力。全诗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反映了龚自珍在晚清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刻,深感时代变迁之快,而自己的报国之路却迟迟未能实现。他通过描写自己在春天午后的闲散生活,以及对火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忍受痛苦,为国家尽心竭力的情景。“忍”字道出了他的苦衷,表现了他的坚强意志和高风亮节。“须臾”一词,更是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煎熬和忍耐。
诗的后两句则是诗人闲适的生活写照。春天午后,阳光明媚,微风吹拂,诗人躺在温暖的床上,慵懒地伸了一个长长地懒腰,然后拿起笔来,准备写下什么。他坐在书桌前,手拿毛笔,蘸着墨水,准备开始写作。然而,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专注于写作,而是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想到了人民的疾苦和苦难。他想起了自己曾经为国家尽心尽力,为人民谋福利的理想和抱负,但现实却让他失望和痛心。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荒凉的土地上,无法找到任何希望和出路。于是,他只好拿起筷子,轻轻地拨弄着面前的火灰,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
这首诗表达了龚自珍对清朝统治阶级的不满和批评,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他的爱国之心和忠诚之情,令人敬佩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