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不竞死声多,生不逢辰可若何!
人尽流离呼伯叔,时方灾难又干戈。
诸公竟以邻为壑,一夜喧呼贼渡河。
闻说牙璋师四起,将军翻用老廉颇。
南风之未,死声竞多。生不逢辰,何以自处。流离失所,呼伯叔而求安。时方灾难,干戈再起,人皆惶恐,不知所措。
竟以邻为壑,夜喧乱呼贼渡河。闻者心寒,不知如何是好。牙璋师四起,将军翻用老廉颇,然人心已疲,士气低落,无所依托。
黄遵宪此诗,表达了诗人在大埔三河虚避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无助,以及面对困境的无奈与彷徨。然而,诗人并未放弃希望,依然期待和平与安宁的到来。
此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而有力。通过对大埔三河虚避乱生活的描绘,展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此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民苦难的一种深刻反思和同情。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无能与腐败,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漠视和忽视。诗中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灾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志士,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关怀,展现了他对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乙丑十一月避乱大埔三河虚四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时代特色的诗歌。它不仅记录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场景,更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判断。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