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创痛记分明,无数沙虫殉一城。
逐鹿狂奔成铤走,伤禽心怯又弦惊。
爷娘弟妹牵衣语,南北东西何处行?
一叶小舟三十口,流离虎穴脱馀生。

【注释】乙丑年十一月(1865年10月):避乱大埔三河虚(今广东省大埔县)。

七年创痛:指同治七年(1868)太平天国军攻克杭州后,清军统帅曾国荃与太平军在三河塘激战,清将王有龄、李榕等死难。

无数沙虫殉一城:指无数清兵在三河塘战死。

逐鹿狂奔成铤走:指太平军追击清军,如猛兽追逐猎物一样。

伤禽心怯又弦惊:比喻清兵被太平军打败时的心情。

爷娘弟妹牵衣语:指清军溃逃时,家人互相搀扶,哭泣着说“你到哪里去?我们跟着你一起走吧!”

南北东西何处行:指清军溃不成军,不知往哪里逃跑才好。

一叶小舟三十口:形容清军溃逃时,船只上载有三十多人。

流离虎穴脱馀生:指清军溃逃时,如同陷入老虎的洞穴一样危险,但最终得以逃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军惨败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惨烈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沙虫殉一城”、“逐鹿狂奔成铤走”等,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清军的失败和人民的苦痛,表达了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