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子叩门手吟卷,示我迩来之所作。
脱口已觉馨满面,环诵弥令悲动魄。
等闲关山与风露,秋士当之倍凄楚。
轻云袅袅落灵光,白月辉辉鉴心苦。
床头呜咽寒蛩鸣,□□□□□□□。
【注释】
读容甫近诗:读了汪应辰的近作。
过以哀怨为体:用哀怨作为体裁。
诗以广之:以这首诗来扩展哀怨的题材。
汪子叩门手吟卷:汪子敲门时手里拿着一卷诗稿。
示我迩来之所作:给我看他近来的诗作。
脱口已觉馨满面,环诵弥令悲动魄:一开口已经觉得香气扑面,反复诵读令人心悲肠断。
等闲关山与风露,秋士当之倍凄楚:寻常的山川和秋风露气,对于一个秋天的诗人来说更加感到凄清、伤感。
轻云袅袅落灵光,白月辉辉鉴心苦:轻薄的白云轻轻飘落着明亮的月光,映照着我内心的痛苦。
床头呜咽寒蛩鸣,□□□□□□□:床上传来蟋蟀的哀鸣声,让人心碎。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情诗。全诗借吟咏汪应辰近作,抒发自己对秋士的感慨。首联点明主题,颔联写闻诗而感发,颈联写闻歌而动情,尾联写因诗而伤怀。
首联“读容甫近诗过以哀怨为体诗以广之”,是说读了汪应辰近作,便想到哀怨的题材,想用它来扩大诗歌的表现范围。“哀怨”本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感情色彩,但作者却从这一角度立意,说明他对汪诗的赞赏和喜爱。
颔联“脱口已觉馨满面,环诵弥令悲动魄”,是说听到这首诗,就感觉满口香气扑鼻,反复吟诵更是令人悲从中来,泪下潸然。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听汪诗后的直接反应,也写出了闻诗时的心境。
颈联“等闲关山与风露,秋士当之倍凄楚”,是说平素的关山和风露之景,对于秋天的诗人来说更显得凄凉悲伤。这里既指自然景色,又兼指人的处境。
末联“轻云袅袅落灵光,白月辉辉鉴心苦”,是说轻薄的云彩轻轻地飘落着明亮的月光,映照着内心的痛苦。“轻云”、“白月”都是景物描写,“灵光”是月亮的光华,“心苦”则是内心的感情。这两句既写景,又写情,景情相生,情景交融。
诗人通过对汪应辰近作的吟咏,抒写了对秋士的感慨。他运用比喻、象征手法,将秋士比作关山和风露,表达了对秋士的同情;同时,又将自己比作了轻云和白月,表达了自己对秋士的关切和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