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亭台好结搆,所欠大树相扶疏。
成阴动以十年计,达者于此伤居诸。
城南有树荫数亩,雷雨不得摇根株。
其境又复苦岑寂,两地相望仍相需。
此间智力得毋尽,意或就树营精庐。
有客狂起曰否否,是可生致何忧无。
乃出奇资购名匠,不用斧凿需锹锄。
本拨既畏生意失,干坏复恐旁枝枯。
奇计百出竟离土,推挽一日劳千夫。
过云架梯入城郭,假道毁屋穿街衢。
当其白昼汗霖背,各各向树长叫呼。
归来灌溉更多术,欲与地力相撑扶。
一朝根抵既盘固,树亦得主忘劳劬。
主人含笑为我道,酷吏忽去如亡逋。
诚堪对客作青眼,遑惜空橐捐青蚨。
我思大风移木古所载,怪事咄咄曾废书。
今之合抱藉人力,毋乃神助言非诬。
可知世事无不有,梯山航海穷膏腴。
以此较彼虽已细,亦贵志力交相符。
【注释】
移树行:指移栽树木。结搆:构造,建造。所欠大树:指缺少的树木。相扶疏:相互依偎、互相支持。动以十年计:预计需要十年时间。达者:指有远见卓识的人。伤居诸:受其影响,有所感悟。城郭:城市。假道:通过。毁屋穿街衢:毁坏房屋,挖通街道。当其白昼汗霖背,各各向树长叫呼:在白日,人们顶着汗水和雨,面向树木大声呼喊。根抵既盘固:根基牢固了,比喻树木已扎根于土壤之中。青眼:对人的尊敬和喜爱。青蚨:古代货币,此处指钱财。古所载:古代所记载的事情。梯山航海:爬山涉水,航海旅行。穷膏腴:充分利用土地。合抱:合抱粗,形容大树粗壮。藉人力:依靠人力。神助言非诬:神话传说中说,风是神力所化,不是人力所能移动的,但事实表明风力可以移树。
【赏析】
《移树行》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移栽树木过程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颂扬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联“主人亭台好构造,所欠大树相扶疏。”描绘了主人亭台建筑精良,缺的是大树相互扶持。这句诗为下文埋下伏笔,也为整篇诗歌定下了基调。
颔联“成阴动以十年计,达者于此伤居诸。”进一步展开上文,描述了种植大树所需的时间以及达者在此地的感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颈联“城南有树荫数亩,雷雨不得摇根株。”进一步描绘了树木的生长环境,以及雷雨对树根的影响。这句诗为后文的移树工作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四句主要描述了移树的过程。“此间智力得毋尽,意或就树营精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智慧的赞美之情,认为移树的智慧无穷无尽。而作者则用“意或就树营精庐”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在树下建造一座精美的小房子。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移树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进行描绘。“有客狂起曰否否,是可生致何忧无。”这句诗中的“有客狂起”,可以理解为一种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而“否否”则是一种否定的语气表达。这里的“有客狂起”可以理解为人的一种冲动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对移树过程中困难的一种调侃态度。
尾联“乃出奇资购名匠,不用斧凿需锹锄。”则是进一步描述了移树的过程。这里提到了花费巨资购买名匠来进行移树工作,而不需要使用传统的斧凿工具。这一句诗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最后两句“过云架梯入城郭,假道毁屋穿街衢。”则是对整个移树过程进行了总结。这里的“过云架梯入城郭”形象地描绘了移树过程中所采取的高大建筑方式;而“假道毁屋穿街衢”则进一步说明了移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移树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对移栽树木过程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生命力的伟大与神奇;同时也通过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