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车入土门,井天一线愁霾屯。
俯驱鼠穴仰蚼赛,千岩万壑相吐吞。
重关虎踞三十六,参井历历手可扪。
我生不识秦关蜀栈之险绝,对此已欲堕泪销惊魂。
东襟莽幽冀,西距雄并焚。
中间一束作天险,古来战斗何纷纷。
我所思兮韩王孙,悲莫悲兮成安君。
一言不听左车计,举赵一掷歼其军。
空馀恨血泜水上,千秋呜咽流浑浑。
至今群山犹作背水势,深林巨嶂似有赤帜屯如云。
呜呼王孙兮王孙,尔能破赵方朝飧。
井陉之险尔可谈笑入,一妇人手系尔同鼷鼲。
世途夷险那可道,功名成败安足论。
苍茫落日满山谷,终古谁怨谁为恩。
离禽骇兽自来往,悬崖激涧磨朝昏。
却留遗迹惨行旅,十步九息愁崩奔。
清时地险亦徒设,盍借巨铁刬云根。
今宵何处息劳梦,半岭上有三家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东风吹车入土门,井天一线愁霾屯。

  • “东风吹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东风拂动着车辆缓缓进入井陉(地名)。“土门”可能是指井陉口,一个关口或者通道。“井天一线愁霾屯”表达了一种忧愁和压抑的情绪,因为天气阴沉,视线被乌云遮蔽。

俯驱鼠穴仰蚼赛,千岩万壑相吐吞。

  • “俯驱鼠穴仰蚼赛”形容地势险峻,可以俯冲到地下的鼠洞,仰面可以看到山崖。“千岩万壑相吐吞”则是形容山峰连绵,岩石众多,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沟壑。

重关虎踞三十六,参井历历手可扪。

  • 这里提到了“重关虎踞”,可能是指井陉关附近的地形险要,像老虎一样蹲伏在关口。“三十六”可能是夸张的说法,表示关口之多。“参井”可能是指井陉口附近的井,而“历历手可扪”则表示井边岩石清晰可见,伸手可摸到。

我生不识秦关蜀栈之险绝,对此已欲堕泪销惊魂。

  • “秦关蜀栈”指的是秦岭和四川的栈道,这是非常著名的险阻之地,历史上有许多战争在此发生。“堕泪销惊魂”形容作者面对这些险要的地理位置,内心感到非常震惊和害怕。

东襟莽幽冀,西距雄并焚。

  • “东襟莽幽冀”描述的是东方广阔的地区,即河北平原一带。“西距雄并焚”则是指西方与山西接壤的地方。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中间一束作天险,古来战斗何纷纷。

  • “中间一束”指的是井陉口附近,它像是一根线一样贯穿两地。“天险”指的是这里地势险要。“古来战斗何纷纷”反映了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争夺的重要战场,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

我所思兮韩王孙,悲莫悲兮成安君。

  • “我所思兮韩王孙”中的“韩王孙”可能是一位历史上的人物,但在这里更可能是作者自喻为韩王孙的形象。“悲莫悲兮成安君”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某些悲剧人物的悲哀之情。

一言不听左车计,举赵一掷歼其军。

  • “一言不听左车计”意味着在关键时刻,作者没有听从别人的意见,而是果断地采取了自己的计策。“举赵一掷歼其军”则表示他决定全力以赴,一举消灭敌人的军队。

空馀恨血泜水上,千秋呜咽流浑浑。

  • “空馀恨血泜水上”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事情的遗憾和哀伤,就像血水流淌在泜水上一样。“千秋呜咽流浑浑”则进一步描述了这种哀伤持续了很长时间,如同浑浊的水一样无法散去。

至今群山犹作背水势,深林巨嶂似有赤帜屯如云。

  • “至今群山犹作背水势”表示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那些山仍然保持着背靠水源的地势。“深林巨嶂似有赤帜屯如云”则描述了深林密布、山势险峻的景象,好像旗帜飘扬在如云一般的巨大岩石上。

呜呼王孙兮王孙,尔能破赵方朝飧。

  • “呜呼王孙兮王孙”是对古代英雄的哀悼和赞美。“尔能破赵方朝飧”表达了作者希望这位王孙能够成功攻破赵国,享受胜利的果实。

井陉之险尔可谈笑入,一妇人手系尔同鼷鼲。

  • “井陉之险尔可谈笑入”暗示着井陉关的险要程度,即使是谈论或欢笑时也能轻松通过。“一妇人手系尔同鼷鼲”则表示有一位妇女帮助他解决了难题,就像是一只小老鼠被抓住后,被放在了手上,一起被抓住的还有一群小老鼠。

世途夷险那可道,功名成败安足论。

  • “世途夷险那可道”表达了作者认为世间的险恶和平坦是难以比较和评价的。“功名成败安足论”则强调了功名利禄的价值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苍茫落日满山谷,终古谁怨谁为恩。

  • “苍茫落日满山谷”描绘了落日时分,阳光洒满山谷的美丽景象。“终古谁怨谁为恩”则反映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感慨和接受,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的结局,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努力。

离禽骇兽自来往,悬崖激涧磨朝昏。

  • “离禽骇兽自来往”描述了鸟类和野兽在自己选择的地方自由往来。“悬崖激涧磨朝昏”则形象地描绘了陡峭的悬崖和湍急的溪涧,它们在日出和日落时分显得更加壮观。

却留遗迹惨行旅,十步九息愁崩奔。

  • “却留遗迹惨行旅”表达了作者对于留下痕迹给后来人带来困扰的遗憾。“十步九息愁崩奔”描述了行走时的艰辛和焦虑,每一步都让人感到沉重和不安。

清时地险亦徒设,盍借巨铁刬云根。

  • “清时地险亦徒设”表明在和平时期,即使有险要的地理位置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盍借巨铁刬云根”则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地理优势来发展呢?这里暗示了一种积极向前的态度。

今宵何处息劳梦,半岭上有三家村。

  • “今宵何处息劳梦”询问在这样一个艰难时刻,应该去哪里休息和做梦。“半岭上有三家村”则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那里的村民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