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苏之难如注杜,谁识良工最心苦。
永嘉本已刍狗陈,商丘刻拟景星睹。
终愁缀葺或失真,遗辞浪说由仪补。
天吴紫凤一倒颠,星宿昆仑孰洄溯。
废书神游嘉泰年,漕司善本落何所。
谁知好物如龙腾,六合翱翔择其主。
岿然灵光归宝苏,初白庵中此先贮。
率更楷法久更新,施顾同时一机杼。
诗外有史史可增,何必虫鱼斗笺诂。
绝识博学兼历年,能事无惭《剑南序》。
更从缺简追混茫,益叹今传多错迕。
古人所有不尽有,补之以臆毋乃鲁。
查田谩说能订讹,但存其旧不犹愈。
功臣玉局自有真,益友吴兴究奚取。
兴来竟欲家置编,化千万亿光气吐。
不令此籍遮泥蟠,一为诗生洗肠腐。
公如有意付木工,乞附姓氏公其许。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郑伯熊所作,收录在《宋诗钞》中。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郑清之(1209年-1278年)的孙子,郑伯熊。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题翁覃溪所藏宋椠施注苏诗原本 - 这是一首诗的标题,表明作者对这首诗的赞美和欣赏。“翁覃溪”是指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宋椠施注苏诗原本”则指的是他收藏的一种宋代刻本的诗歌。
注苏之难如注杜,谁识良工最心苦 - 这里引用了杜甫的诗句来比喻施注苏诗的难度。杜甫曾说“注杜之难如注水”,而施注苏诗的人则需要像杜甫那样具有深厚的学识和理解力,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
永嘉本已刍狗陈,商丘刻拟景星睹 - 这两处分别提到了“永嘉本”和“商丘刻”。其中“永嘉本”是一种古老的刻本,已经废弃不用;而“商丘刻”则是另一种更为精良的版本。这里用“景星睹”来形容“商丘刻”的卓越之处。
终愁缀葺或失真,遗辞浪说由仪补 -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修补这些古旧书籍的担忧和无奈。因为古旧的书籍可能已经残损不全,需要通过后人的努力进行修补。同时,也有人认为这种修补是多余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
天吴紫凤一倒颠,星宿昆仑孰洄溯 - 这里用“天吴紫凤”和“星宿昆仑”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形容古代书籍的精美和神奇。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这些古书的珍视和保护。
废书神游嘉泰年,漕司善本落何所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书的深深怀念之情。他在想象自己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嘉泰年间,去探寻那些曾经被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贵知识。
谁知好物如龙腾,六合翱翔择其主 - 这里用“龙腾”来比喻古书的价值和魅力,它们就如同龙一样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寻找着自己的主人。
岿然灵光归宝苏,初白庵中此先贮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宝苏寺的深厚感情。他认为宝苏寺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同时,他也认为这座寺庙是宝苏寺的根基所在,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率更楷法久更新,施顾同时一机杼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认为书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断传承和创新。同时,他也认为施顾和率更两位大师的书法技艺是值得效仿的榜样。
诗外有史史可增,何必虫鱼斗笺诂 - 这里强调了诗歌之外的历史价值。他认为诗歌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通过解读诗歌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那个时代的信息。同时,他也认为没有必要通过繁琐的注解和解释来阐述诗歌的意思,而是应该直接欣赏其韵味和意境。
绝识博学兼历年,能事无惭剑南序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学识和才华的追求和自信。他认为只有具备了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才华,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同时,他也认为自己的作品《剑南序》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更从缺简追混茫,益叹今传多错迕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献的珍视和保护。他认为古代文献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他也感叹现今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有很多错误和疏漏的地方。
古人所有不尽有,补之以臆毋乃鲁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人智慧的敬仰和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古人已经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来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成果,而是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领域。
查田谩说能订讹,但存其旧不犹愈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纠正错误和误解的重视和决心。他认为即使有人试图查考田地并纠正其中的讹误,但保留原来的记录并不比改正这些讹误更好。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功臣玉局自有真,益友吴兴究奚取 -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功臣和益友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功臣和益友都是值得尊敬的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他们的价值和贡献。同时,他也认为不必过于在意与这些人的关系或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身的成长和进步。